公共文化泽被城乡百姓
本报记者 肖国强
生活富裕起来的浙江人,精神文化生活过得怎么样?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文化设施有没有建起来,精神文化产品有没有更加丰富多彩,城乡居民有没有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带着这些问题,金秋时节,记者走乡村、进农家感受着钱江两岸不断探索前行的文化惠民之路。
走出家门有舞台
杨柳依依,小桥流水。傍晚时分,记者走进只有437人的常山县宋畈乡五爱村。
在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上,刚吃好晚饭的村民们,有的打乒乓,有的打篮球,有的溜旱冰,还有人在跳竹马、唱睦剧,吹拉弹唱,一派热闹景象。而在阅览室里,则有一些村民在看书。
“过去没啥文化活动,村民闲来无事都在家看电视、打麻将,现在大家玩的花样多得很。”村支书程光福说,这几年村里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文化活动室,里面有图书室、远程教育室、健身房、篮球场、乒乓球室,还重新组建了睦剧和竹马舞文艺队。因为文化活动搞得好,五爱村还评上了全省文化示范村。
“这几年,省委、省政府加大了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全省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西湖文化广场、温州大剧院、湖州大剧院、杭州图书馆、宁波博物馆、丽水文化艺术中心、良渚博物院等一大批城市标志性重点文化设施先后建成。
但是,要让全社会共享文化成果,补长文化设施建设的“短板”——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我省把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基层和农村,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此拉近城乡之间文化建设的差距。
和着均等的步伐,踏着公平的节拍,今天的浙江,县级图书馆、县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也达到85%,一张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一个个点缀在乡野之间的文化站点,让浙江农民的生活越来越有了文化味。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产品丰富形式新
要真正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除了建公共文化设施,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有源源不断的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出来。而这,甚至比建公共文化设施还难。
不过,当记者来到吴兴区八里店镇移沿山村时,发现在这里,这个并不是难题。走进村委会大院,180平方米的“移沿山幸福舞台”上,村舞龙队正在表演极富当地特色的《稻穗龙》。舞台上,1条大龙和20条小龙被舞龙队员耍得活灵活现,舞台下,村民们也是一个劲地鼓掌。
“每次有演出,我都要提早来,不然晚了连位置都占不上,只能挤在后面看。”村民何阿狗说。大学生村官朱旭峰告诉记者,全村有9支文艺团队,100多名村民队员白天在企业或农田里上班干活,晚上就聚在一起,卡拉OK赛、街舞、铜管乐、篮球、乒乓球,节目自编自演,花样不断翻新,月月有表演,季季有擂台,“村民看比赛,想不笑都难。”
为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诉求,我省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也更为多元。
在农村,年年有城里送来的文化。省文化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我省每年平均送演出下乡1.5万场、电影20万场、图书200万册,光钱江浪花艺术团每年演出场次就超过200场,观众累计达400多万人次,城里文化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基层。送了还要“种”,在全省组织“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我省建立了2.5万多支业余文体队伍,聚集了5万多名业余文体骨干,使文化在农村基层生根发芽。
在城市,不断打造拳头文化产品。“赏心乐事”系列音乐会、“雏鹰计划”优秀儿童剧进校园巡演、高雅艺术和民族艺术进校园演出、新年演出季、公共图书馆讲座专栏联盟等一系列文化品牌轮番上阵,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办理借书证,率先实行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满足了城里人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草根节目大家乐
夜幕降临,鄞州文化艺术中心内座无虚席,在鄞州自己的文化品牌“星光大舞台”上,下应街道甬剧团自编自演的大型甬剧《婆媳和》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掌声经久不息。
不知道的人,会以为剧团有多么专业,演员是什么名角,其实,舞台上的演员全是爱好甬剧的业余成员,而剧目内容,讲述的也只不过是浙东某村丁氏一家婆媳之间,从水火不容到和睦生活的寻常故事。
草根剧团,家常剧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演来演去,我们发现,大众话题更能激发观众共鸣。”甬剧团团长王文宝说。
正是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打造文明新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具体,不再只是一句概念式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