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合作社的第一天春种
报道组 胡小飞 记者 毛广绘
本报衢江4月17日电
报道组 胡小飞 记者 毛广绘
4月17日,天气放晴,上午8点,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东湖畈村东丰粮油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工厂,满眼是秧苗的葱绿,村民徐恭华正在和几个村民一起忙着起秧。
这天是合作社第一天春种。
早上7点钟不到,合作社社长杨红卫等管理人员、长期工、季节工20多人,就赶到田头忙碌起来:起秧、运苗,以前用惯了牛拉耙具、人工耙田的汪毛贞,如今熟练地开着耙田机,“突突突”地下田耙田了。
莲花镇是衢江区的农业大镇,耕地面积3万多亩,但由于村民外出经商务工,以前很多良田荒着没人种。前年开始,莲花镇东湖村成立东丰粮油专业合作社,推广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东湖模式”。
杨红卫相告,“东湖模式”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流转托管,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户可以自愿把粮田流转给合作社的农户;一种是全程代理,社员向合作社缴纳一定的有偿服务费用;还有一种是部分托管,即农户可按季托管,早稻种植流转于合作社,晚稻由合作社提供秧苗和大田细化,其他流程社员自负。
东丰粮油专业合作社的“东湖模式”,破解了良田抛荒问题。合作社的5个管理人员加上6个长年工,管理1870亩良田,莲花镇东湖畈村成了省级粮食功能区核心示范区,全年生产商品粮1500吨以上。
在东湖畈村,粮食生产已经工厂化、机械化操作。正和杨红卫说话间,负责插秧的徐恭富开着装满秧苗的插秧机,下到已经耙好的水田里。插秧机往前开着,后面的水田里立刻种上一排排整齐的小秧苗。“一天下来能种100多亩呢。”阳光照射下,插秧机上的老徐笑容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