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从哪里来?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无论法律还是政策,都有非常明确的答案。说它复杂,是因为在公开的答案背后,还有一些不公开的答案。而且总有一些人,在开会、讲话和教育别人的时候,讲公开的答案;可转过身去盘算自己怎样升官的时候,又完全信奉、积极实践另一套。
权从哪里来?最标准的答案,就是“权从民中来”。我们的法律和党章,都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人民和党员的选举中产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一再强调,“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力的来源是人民,权力的基础是人民,一切的权力,都来自于人民。所以拥有权力的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但这个最标准的答案,又经常遭到怀疑和挑战。你说“权从民中来”,可为什么在不少地方,都是“一把手”说了算?他说让谁当书记,谁就当书记;他说让谁当局长,谁就当局长;他说让谁有权力,谁就有权力。对一些贪污受贿和无德无能的官员,人民群众非常愤恨和不满。但只因上边领导看他们“顺眼”,所以仍然扶摇直上。理论和实践的错位,弄得人眼花缭乱。于是在这个很简单的问题上,引申出一些很复杂的答案。
有的人,相信“权从官中来”。这也许与封建思想的影响有关。在中国的历史上,依靠讨好上司而获得权力的,可谓数不胜数。南宋的赵师怿,为了让领导高兴而学狗叫。明朝的王佑,为了升官而拜大太监王振为干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典吏卜世仁,还总结了一套升官经验:“做官的第一秘诀就是巴结。人家巴结不到的,你巴结得到;人家做不出的,你做得出。如果上司叫你老婆去当差,你不要怕难为情,送了进去,马上就可以高升。”相信“权从官中来”的人,只会把“让领导满意”当做第一目标。
有的人,相信“权从钱中来”。钱的神通,的确不可小看。既可以“无翼而飞”,又能够“无足而走”。很多的时候,都是“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有个朋友,曾经跟我算过一笔账。他的结论,就是买车不如买官。用想买车的钱去买官,得到的不仅是车,还有很多的权。我反问他:“有钱就能买到官吗?”现实中的权钱交易,虽然时有发生,但明显被夸大了。
有的人,相信“权从跑中来”。好像十几年前就有了这样的顺口溜:“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还有些人,专门研究“跑”的学问和技巧。有一本叫做《侯卫东官场笔记》的小说,从头到尾讲的都是这种事情。书中的主人公侯卫东,不仅研究市委书记的所有讲话,而且研究领导的所有生活习惯。然后周密策划,投其所好,终于如愿以偿,青云直上。经常往领导身边“跑”的人,多为正直和能干的人所不耻。但就是这些人,说不定哪天突然就坐到了你的上边。让人怒不可遏,却又哑口无言。
最近在《瞭望新闻周刊》上看到一份资料,说当初苏联的干部在开会的时候,主要就做两件事:一是极力颂扬上级领导的英明和决策正确;二是汇报自己如何一丝不苟地贯彻上级意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手中的每一项权力,都是来自体制内的上层。这个“外已有之”的教训,很值得我们借鉴。
毫无疑问,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是一个:“权从民中来”,并且让这个最标准的答案具有最高的权威。这样我们才能自觉地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