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看病路径自己定

  本报杭州1月11日讯 

  见习记者 吴孟婕 通讯员 孙美燕 

  

  在大医院,挂号排队、床位紧张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了充分利用卫生资源,不少医院都在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上动脑筋。

  然而,办法一出,不少病人抱怨诊疗过程像流水线作业,缺乏人文关怀,更多人担心医院为了多收治病人而“超常缩短”住院天数,病未痊愈就强行安排出院。

  效率与质量,孰轻孰重?记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省妇保)探访发现,其实缩短时间与人文关怀是可以同时做到的。因为今天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这家医院去年平均住院日只有6.16天,比2009年的7.6天足足减少了1.44天。可别小看这个“1.44”,它意味着更多“准妈妈”能如愿在这里迎来她们的小宝宝,意味着更多危重病人能在这里得到住院治疗。而在不久前进行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患者的满意度则超过90%。

  一日手术 省时省心

  省妇保的床位吃紧,大家都知道。如何缓解病人苦等床位的难题?“一日手术”应运而生。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周坚红上周接诊时,一位从重庆来海宁的14岁女孩小王需要手术。鉴于她的病情,周医生建议小王选择一日手术诊疗程序。

  小王在当天下午1点钟来到医院,在麻醉师和护士的精心配合下,4点半开始手术,5点半结束,留观1小时,晚上7点不到,小王就带着消炎药出院了。像这样的门诊手术,省妇保的门诊手术室每天要做3到5台。

  “一日手术”流程清晰,病人手术当日出院,一周后取病理报告并复诊。“一日手术一般都是宫腔镜电切术等微创手术,也会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身体情况。”周坚红医生强调说:“这样充分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性。”

  门诊手术室,就像一个功能齐全的“微型病区”,从术前的准备、沟通、麻醉,到术后的复苏、护理、随访、复诊,都有专人负责,环环相扣,绝不含糊。自门诊一日手术开展以来,医院将重点移到了门诊前沿,调动护理部、麻醉科和急诊室等科室全方位衔接配合。“对病人来说,用相对少的时间和费用,得到了更系统而细致的服务,转移的只是诊疗场所。”省妇保副院长徐键说。

  导乐分娩 给力给爱

  今年起,“导乐式分娩”的概念被一再提起,省妇保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确保每个有需要的产妇都能获得一对一的专业陪伴。

  31岁的钱女士是一位“准妈妈”,她的主治医生梁医生认为产妇的情况具备顺产条件。出于对病人的负责,她与产妇及其家人进行了多次沟通,向他们详细介绍自然分娩的生理特性和优点。

  12月5日,钱女士被推进了产房,而梁医生则陪伴左右,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耐心地从细节上帮助钱女士正确地呼吸、用力,用亲切温和的语言轻轻鼓励。两小时的紧张和忙碌后,孩子顺利降生。钱女士说:“感谢她在生产过程中紧紧握着我的手,给我力量。”

  自然分娩对产妇和孩子来说是最理想的生产方式。一般情况下,顺产的妈妈只需要3天左右就可以下床出院,但是如果剖腹产就需要5天。“导乐”可以很好地树立起产妇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专业的指导可以使整个产程缩短,增加安全保障,使母婴更加健康。

  只有换位思考,真正做到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才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医患矛盾。经过半年多的良性运作,省妇保门急诊人次与住院人数有显著提高,平均住院日已从7.6天降到了6.16天,病人住院均次费用也大大降低了。在不久前进行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患者的满意度超过90%。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看病路径自己定 2011-01-12 nw.D1000FFN_20110112_15-00013 2 2011年0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