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文化

均衡教育,北仑做到了

  本报宁波9月16日电

  记者 陈醉 见习记者 李倩

  北仑区报道组 陈未鸣 

  

  今天,“均衡教育高端论坛”在宁波北仑召开,与会的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教授认为,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均衡教育成为未来教育的选择,这不是低层面、原地踏步式的“公平”,而是一种“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优质均衡,北仑做到了。

  这学期开学,宁波北仑华山小学把一年级168名新生家长集中起来,抓阄敲定任教老师。“这是我们学校公平教育的一个侧影,从教师配备、设备设施、学生排班,我们尽量均衡、优质配给。”学校校长介绍说,往年,总有不少家长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往北仑城区、宁波市区的学校,而最近几年学区已少有适龄儿童择校。家长们说,这样定老师很公平,我们也不用费力挑班了。

  北仑择校风走弱不是个例。“实现公平教育,才能让学生无校可择。”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十一五”以来,全区撤并了30多所小学、初中,新建、迁建6所中小学,教育总投入40多亿元,城乡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教室、运动场、教学仪器等硬件条件基本达到一致。该区还从软件上提升教育,目标是“办好每一所学校,开好每一门课程,教好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教育公平也带动了一个区域教育的质量,如今,北仑已跃居全省“教育强区”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并荣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均衡教育,城乡统筹是个“坎”。北仑区实行城乡学校“捆绑式”办学,位于城区老牌学校长江中学就和海岛上的梅山中学结为了姐妹学校,学校两校师资互换、统一调配流动,区教育部门也对两校办学水平捆绑考核。本周一早上,长江中学语文教研组教师都收到一条短信:“上午第三节课刘桂伶老师执教《好嘴杨巴》,下午第六节课任静君老师执教《好嘴杨巴》,请大家听课指导。”看到短信,大家会心一笑:两位来自结对学校的年轻教师又开始“磨课”了。这样一学期下来,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了不少。

  外来工子女享受同城待遇,一直是各地公平教育的“痛”,北仑区把均衡的天平伸向了外来工群体。全区公办中小学挑起接纳外来工的重担,外来工子女学校辅助,多元办学。该区还设立600万元专项发展资金,增设外来工子女学校事业编制教师,通过校长公派、业务指导、督导评估等,提升其办学水平,使外来工子女也能读好书。今年,北仑区18000余名外地户籍学生中,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有13016人,接纳比例达70%以上。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9 均衡教育,北仑做到了 2010-09-17 nw.D1000FFN_20100917_13-00009 2 2010年09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