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热风社会·人物

千块糕模“印”出江南风情

  米糕尚未蒸熟,孩子们已急不可待。

  在嘉兴收藏界,张觉民独树一帜——他既不好藏古玩,也不玩字画,他的宝贝是一千多个糕模。

  糕模俗称糕印、糕板,是民间制作糕点的工具。在嘉兴农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家家户户曾有用米粉做糕的习俗,几乎每家都有糕模。

  “我收的是糕模,藏的却是一种遗失的美好。”张觉民说,糕模寄托了“鱼米之乡”上千年的饮食文化和民风民俗,“轻轻摩挲一块块早已古旧的糕板,似乎就能闻到稻作文化的幽幽清香。”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只馒头一块糕,宝宝闭眼睛快睏觉,醒了以后吃糕糕……”这首流传了上百年的嘉兴童谣,张觉民耳熟能详:“希望有一天,我能将这些糕模完整呈现于市民面前,让现代人知道,除了西式糕点,我们也曾做过如此精致的糕点,让他们动手做一块米糕,体验一把东方饮食文化的神奇。”

  一个人 探寻乡间艺术世界

  “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民、农村和民间美术有着不能割舍的情谊。”面对满屋子的糕模,张觉民打开了话匣子,“90年代初,我到岳母家过年,无意中见到了岳父雕刻的寿桃、双鱼糕模,带着女儿再次亲历了制糕、祭祀的全过程,我童年的记忆顿时被唤醒了。”那天,岳父经不起张觉民的“软磨硬泡”,将心爱的糕模送予了他。张觉民就这样,偶然地开始了他的糕模收藏之旅。

  自此,张觉民成了农家后院的常客。在秀洲区文化馆工作时,每次下乡演出,一搭完台,张觉民总要挎上相机,穿梭于周边各个村庄,网罗糕模。久而久之,他摸索出了一套规律:进了农民的厨房,先看看菜橱橱顶,一般人家的糕模总置于其上,一瞄一个准。

  这些年,制糕吃糕的传统渐渐淡出农民生活,糕模难寻。张觉民开始到古玩市场上淘换宝贝,几乎每个周末清早,张觉民都会去嘉兴古玩市场。如今,他收藏糕模不再只限于嘉兴地区,全国各地的糕模他都有涉猎,一些别人看不上的破损糕模,他也照单全收。张觉民把糕模称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农耕时代的器物,只有被百姓使用过,方才可贵。”

  糕模无声,但张觉民相信每块糕模都述说着某种情绪,每一种图案和形状都隐藏着独特而丰盈的隐喻和细节。他小心翼翼地拾起案头几块糕模,张口就能娓娓道来世代相传的糕文化、各式糕模与民众、民俗、民间美术之间的千丝万缕。一拿一放间,旧时乡间灶台旁磨粉制糕、白气升腾的喧哗景象仿佛呼之欲出。

  一块模 说尽人间繁华百态

  虽然有一千多块在手,但张觉民收集糕模却永不知足。几年前,他听说秀洲王江泾镇冯家港村一户农家还在做糕,糕模已传了三代,很有特点。背起相机,张觉民立刻“杀”了过去。果然,那几块面板开裂,被铜皮包裹着的老旧残板令张觉民非常心动,可主人却不肯出让。无奈之下,张觉民拍照留档后,怏怏而归。“多去几次,或许诚意能打动对方呢?”面对记者的建议,张觉民笑着摇了摇头。“知道这些宝贝还在发挥实用价值,何尝不是一种庆幸呢。”

  2009年9月,张觉民受邀参加了两岸书法交流会,赴台湾之前,他通过网络做足了“功课”,要去当地的一家台湾糕模馆转转,最好能买一块回来。然而紧凑的行程让他脱不开身,一有机会就向身边的台湾朋友打听。活动结束,准备启程回家时,负责接待张觉民的一位女士四处托人,找到了一块独具当地特色的糕模,送到了登机处。举着这块漂洋过海的糕板,张觉民有些激动,“虽然这块糕板并不算是巧夺天工,但绝对是最具意义的一件,它寄托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悠悠情深啊。”

  就这样,每一块珍藏的糕板,对张觉民而言都蕴含着一份特殊的文化记忆。“当我们对历史、对文化的怀念和传承聚焦到某个特定介质上时,它便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折射出一种美。”从糕模的个案里,张觉民读出了嘉兴稻作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将文化传承的行为依附在了物质实体上,欲罢不能。

  一座城 流淌谦和江南之音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这俨然成了张觉民对外介绍嘉兴的代名词。嘉兴地属杭嘉湖平原,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农耕历史悠久,稻作文化、蚕桑丝织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一个南方人,当你面对手边一字排开的糕模,目光不由自主地就被那线条流畅、干脆利落的白桃木糕模所吸引,闭眼轻触,便记起了幼时迷恋的荷花糕香味,带有外婆的体温,软糯而甜蜜。

  “没错,这些都是我们嘉兴本地的糕模,是用新嫩的白桃木雕刻而成的。”张觉民不无自豪地说,“你看,它比其他地区的模具刻印更深,笔画雄劲,连板面的轮廓都显得特别大气。这一方面说明嘉兴老百姓丰厚殷实,余粮充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地对文化内涵特别重视。” 的确,这一块块糕模器型考究,板式豪放规整,单独看已经是美轮美奂的工艺品。

  “可不要小看民间智慧哟”,说话间,张觉民又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块三角形糕模。几年前,当他获得这块迄今为止最有“个性”的模子时候,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这个图形包涵了什么吉祥的祝福?这其中又隐藏了怎样一个美丽传说?张觉民还在考据和追寻,也就是这股子刨根问底的好奇劲,推动他在探索民间美术的道路上越走越深,乐此不疲。

  一边收集糕模,张觉民也致力于对民间制模手工艺人的发掘。“相比渐渐隐退江湖的吃糕制糕民俗,他们更是濒临灭绝的‘珍稀保护动物’呢。”有一年,在一次庙会上,张觉民的镜头捕捉到了一个提着篮子在河边卖糕模的老太太。由她牵线,终于在秀洲区油车港镇发现了一位民间糕模作者。闲暇时,张觉民喜欢搬张凳子在一旁看他刻模,拉家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从事挖掘民间美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二十多年,张觉民发现,当商业文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甜蜜追忆却越滋润人心。经典轮回,乡土民俗复兴这杯美酒必将越酿越醇。

  一种回响 激活民间文化记忆  

  在如今嘉兴秀洲区北部的王江泾、油车港、新塍等镇,传统的灶台依旧,每逢过年、小孩满月、房屋落成和结婚、祝寿等五大节庆,应景的糕饼仍然是礼尚往来和美好愿景的最佳载托。但乡村在变迁,越来越多的农民丢弃了昔日的生存之基,头也不回地扎进了城市的洪流中。面对文化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挣扎和阵痛,张觉民选择了坚守。

  “在我的记忆里,儿时的糖糕是幸福的缩影,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可到了我女儿这代,好丽友派、冰激凌、薯片等五花八门叫不出名的零食才是她们的最爱,那些古朴民间器皿中的意韵和乐趣她们无法理解,也不愿意去体味。”张觉民不无遗憾地表示。也正因为如此,二十年下来,他一直坚持走访乡间村户,搜集、普查民间糕模,除了爱好所致、乐在其中,更多的是自觉自发地承担了文化传承的艰巨使命,希望将这种精致而古老的吃的艺术重新引入生活中来,使飘香的木刻艺术继续迸射出璀璨的光芒。

  以前用工资买藏品,几百上千地往里砸钱,换来的是一袋袋别人眼里的“垃圾”。好在妻子支持。在经过数年的走访、研究、整理之后,他的糕模板收藏总数已经达到1200余块,多达300多种品类,嘉兴本地的糕板印模几乎被他“搜刮殆尽”。2008年,由他和妻子仲美文合著的摄影专著《民间糕模》一书结集出版,获得了第六届嘉兴市文学艺术成果奖金奖。

  在他的推动下,糖糕板雕刻技艺已被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瞄准这个商机的企业和机构纷纷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可是张觉民的“如意算盘”不止于此。“如果可以,我希望建立一个糕模文化专题馆来全景重现一家人围炉做糕的过程,让那份浓浓的喜悦、分享、祈盼的心情重回到大家的心里,也让我们的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这一行将消失的古法工艺,感受祖先的造物之美。”


浙江日报 热风社会·人物 00014 千块糕模“印”出江南风情 2010-09-17 nw.D1000FFN_20100917_3-00014 2 2010年09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