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太湖 不见蓝藻
本报湖州7月29日电
记者 秦军 见习记者 江晨 李雅楠
一度因蓝藻暴发而成为全国关注焦点的太湖,经过数年的综合治理后,如今终于变清了,蓝藻已悄然消失。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太湖边,只见湖水荡漾,碧波万顷。湖边的渔人码头旁,半米深的湖水清可见底。湖州师范附小的管老师,正带着妻子和女儿来湖边乘凉。他开心地说:“这水已很多年没这么清过了。”
坐上快艇,向湖心驶去。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几艘渔船零星点缀在湖面上。微风拂过,清新的空气里不带丝毫腥臭味。同行的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葛伟18年前就在太湖边当镇长,对太湖水质的变化记忆犹新。“2007年蓝藻大暴发时,湖边的蓝藻甚至都堆了半尺高。现在你看,太湖水质大变样了。”他有些陶醉。
来到太湖沿岸的长兴县境内,正划着船清理水面杂质的殷树庭告诉我们,他已连续打捞了几年蓝藻,可今年湖里已看不到蓝藻。
太湖水质何以在短短几年内发生巨大变化?“太湖蓝藻大暴发是治太转折点。”湖州市环保局局长周建明说。
据介绍,2007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务院11个部委和苏浙沪三省市密切配合,共同开展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编制工作,这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之后,苏浙沪三省市共同启动了太湖流域污染源整治,正式建立了三省市共同治理太湖水环境的协商机制。
“十一五”以来,太湖南岸的湖州市全面实施811环境整治新三年行动计划和苕溪清水入湖工程,太湖沿岸5公里范围内排放不达标的污染企业全部被关停。太湖周边100头以上规模的畜禽养殖场被集中整治并划定“禁养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得到有力加强。2008年,湖州市又投入4000余万元,拆除太湖边餐饮船、湖鲜街,年减少污水排放5万吨。
一系列举措,使太湖逐步重拾昔日的娇颜。“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脍炙人口的《太湖美》,如今在太湖边再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