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大蒜“发狠”
蒋蕴
蒋蕴
百万罚单,也不见效。
今年以来,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相继创出高点。继5月底发出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警示后,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近期对多家涉嫌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的企业下达了最高100万元的罚单。然而话音未落,7月以来,以大蒜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又迎来新一轮上涨。
影响蒜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种植面积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运输成本提高、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但是,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目前新蒜供应充足。在当前流动性充裕条件下,投机资本借着生产周期、天气因素等时机卷土重来,涨价的症结还是在于流通环节。
同时,大宗农产品也面临价格上涨的压力。上半年以来西南旱灾、南方水灾持续不断,致使小麦、水稻的价格也在高位徘徊。这个时候,相关部门在稳定价格预期的行动中,作用更显重要。
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轮番上涨,不仅助长了市场通胀预期、紊乱宏观政策,同时也严重扰乱了农产品市场秩序,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
包括罚款在内的诸多手段,很多时候都只是治标的问题。目前最需要的,是构建一个规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有了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这种区域性的价格暴涨,必然会按照市场规律得到有效控制,传统局部市场中的供求危机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对于小宗农产品的市场调控,更不能仅靠一纸罚单来实现。如果100万、200万或者更多的罚款数额,与炒豆、炒蒜的利益相比微不足道的话,价格调控的作用必然无法见效。
在现行宏观调控体系、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国家也可适当选择部分农业骨干企业,纳入到调控体系和机制中。按照国家发改委等10余部门的最新通知,中粮集团等大型农产品企业已预备在地方以及中央的农产品宏观调控中发力。
大蒜再“发狠”,绿豆再“好玩”,绝大部分农民并没有从农产品价值链中获利。这场反反复复的价格大战,早点收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