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浪漫展露城市外来者的内心世界,新闻的锐利张望农民工的生存之境。几个月来我们持续关注一首诗所打动的那一切——
诗之境,生存之境
晒诗会远不是句点,我们的关注永不落幕
本报记者 韩晓军
“义乌虎年的晨曦,带来全新的空气。”2010年2月,在农民工返城大潮方兴未艾之时,本报记者在百度义乌贴吧内发现一篇题为《义乌欢迎你》的热门帖,发帖人是一个叫“夏冰南子”的义乌网民,这是一首专门写给在义乌工作的外来建设者的诗歌,副标题为“写在外来建设者节后返义的日子里”,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外来建设者的感激和关切之情。
这个帖子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也引来本报记者的关切,这个帖子的真正作者是谁?他为什么会写这首诗歌?随后,本报记者立即第一时间找到帖子的作者“夏冰南子”,并赶赴义乌进行了采访。
2月24日,本报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记者的追踪结果:网友“夏冰南子”真名叫张旭,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现在义乌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担任管理职务。
大年初二,张旭和几个外地朋友通电话,有些准备回义乌工作的人向他感叹,“辛苦一年,一个春节这么快就过完了,好想在家多呆几天。”当时张旭心里一酸,当天晚上就想能不能为那些农民工们写些什么。
2月20日下午,张旭用三四十分钟时间,就完成了340余字的诗,并将帖子发到了百度义乌帖吧。
“作为一个外来人口多于本地人口的城市,作为一个靠外来建设者繁荣起来的城市,我觉得有必要代表这个城市,欢迎所有外来建设者归来。”张旭觉得,这首诗不仅是写给民工看的,更是写给义乌市民看的,“希望大家都能意识到外来建设者的价值”。
在本报以《一首诗,打动一座城市》为题刊登了张旭的诗歌全文及相关报道之后,引起连锁的反响。本报报道不仅被新浪网、新华网、腾讯网、中新网、中国网等全文转载,还出现在文新传媒、东方网、新民网、大众网、浙江在线等省内外主流网站上。众多网民呼吁:“现在经常在城市打工的人,都是城市需要的新居民”、“城市的建设少不了他们,平时要给予他们尊重”、“还要关心他们的医疗、子女上学”等。义乌市副市长吴森民也被这首诗深深感动,“非常感谢千万外来建设者对义乌的贡献,我们必须为这些功臣做好服务工作。”
2月25日,义乌市作协特别召开了一次理事扩大会议,针对《义乌欢迎你》这首诗受到的关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些会员表示,草根诗歌受到网民热捧,让他们更清楚地看到,什么叫大众情怀,什么叫真情实感,“文学不被边缘化,就必须触及社会现实,反映百姓的喜怒哀乐。”浙江省作协对义乌作协的此次讨论也予以了高度关注。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林表示,本报的这组报道,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思考。
随着社会各界对外来建设者的关注不断升温,3月1日,本报再次以整版的篇幅刊登深度报道《三代农民工生存变迁》,本报记者走进工厂车间、民工宿舍和劳动力市场,“零距离”接触不同年龄、从事不同工作的三代农民工,记录他们的生活和生存状态,描绘他们的群像。
而此时,由《义乌欢迎你》引发的讨论,在世界著名小商品集散地持续发酵。网络写手与本土作家携手,谱写了一首首充满激情的诗歌;一场关于城市文化包容性的讨论正在展开……早春时节,关心、关爱农民工,正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性话题。
本报记者也再次赶赴义乌。3月6日上午,由义乌市文联、义乌市作家协会编辑的《枣林》杂志诗歌增刊《春天放歌》在当地一处人力资源市场内举行了首发式。网友“夏冰南子”在网上发表《义乌欢迎你》后,义乌市作协开展了“关注外来建设者诗歌征集”活动,3天就收到130多人创作的286篇作品。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其集结成册,送到市民和外来建设者手中。
诗歌携着波涛起伏的情感河流在农民工兄弟之间涌动,义乌的市民也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不只停留一天两天,要像春天一样延续下去。我们也萌生了为他们构建一个舞台,让越来越多的民工诗人“秀”出来的想法。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充满着生活智慧的民工诗作被发现了。永康农民企业家俞健宁热衷改编老歌,歌词经他一改,虽谈不上文采斐然,却很贴近生活,经他之手改编歌曲都变成了鼓励民工兄弟们努力打拼、快乐生活的励志歌。如,他改编《敢问路在何方》: “你开着车,我带着油/起早贪黑去铺市场/刮风下雨,从不怕/走进超市把样品放下……”唱给员工听,让他们鼓足勇气推销山茶油;比如,他改编的《两头乌之歌》很快红遍了全市:“我是一头猪/就是两头乌/童年小巧又玲珑/我是两头乌/营养真好喔/人家只卖八块八/我卖三十五”。
3月19日,本报以《好事难事都唱成歌》为题报道了俞健宁这位可爱的农民“改编歌王”之后,引来很多农民工兄弟自荐或推荐他们身边的“明星”:写“永康是一块糖,以前我嘴里都是苦瓜,现在都是甜甜的赞美诗”等等打工诗日志的民工诗人黄一峰;写“我爱家乡,更爱永康。在这里,只要你有才华,就有发展的舞台”的民工诗人张乾东;写 “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从五千年前流传至今/那一只鼎哟,盛着古国文明/美丽一个民族,惊艳整个世界/于是,百工之乡从此诞生/于是,五金之都从此扬名”的民工诗人胡树彬等等。
4月9日,我们在报道中描画了这个快乐民工诗人群体,他们在异乡打工,但写的每一首诗都很阳光,充满了赞美之声,他们与他们忍辱负重的父辈打工者很不相同,诗歌展露了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心世界,他们乐观、快乐,充满了对生活和自我的认同。
至昨日,本报邀请这些民工诗人汇聚一堂,也许彼此的面孔是陌生的,但对于彼此的诗歌,他们仰慕已久,对于诗歌中流趟的人生,他们更在感动中彼此共鸣。
我们很开心地看到这一幕。但晒诗会远不是句点,它只是一个开始,对于和我们一样奔波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兄弟,我们的关注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