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大妇女建设温暖之家
——全省妇联组织努力做好新时期党的妇女群众工作
近年来,省妇联着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致力于妇女得“三惠”,使妇联组织成为深受广大妇女信赖与热爱的温暖之家。
三大平台
使广大妇女在得实惠中亲历温暖
妇联组织根据不同群体妇女的需求,搭建教育培训平台,使妇女在提升能力中受益。针对白领女性的需求,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6所高校建立女子教育学院(妇女教育培训基地)。针对农村妇女的需求,开展“百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培训活动。重点抓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妇女技术培训以及专业合作社女掌门人、来料加工女经纪人、农家乐女负责人培训等。目前,我省接受农业新技术培训的农村妇女达300多万人(次)。
为了使广大妇女在就业中受益,妇联致力于搭建结对协作平台,在全省联动开展“万岗结万村、万家联万户、万名姐妹手拉手”城乡妇女携手共建新农村牵手结对系列活动。重点帮扶农村妇女创业发展,重点扶助女大学生立业发展。组织全省女科技人员与农家女结对1900多对,女干部与女村官结对2000多对,“巾帼文明岗”与村结对3200多对,企业与村结对900多对,助推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开展“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校企对接”等活动。迄今,全省已建立190个“女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践基地”,带动4000多名大学生就业创业。
妇女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妇联搭建市场供需平台,使妇女可以在增收中受益。妇联积极组建“三大中心”即组建浙江省“妇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妇女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和妇女来料加工推广中心,搭建市场与妇女之间供需有效对接的平台。
三件实事
使广大妇女在普受惠中感受温暖
资金是制约妇女创业发展的瓶颈。妇联致力于解决妇女“融资难”,实施资金运作项目,积极争取政府及金融部门的支持,挖掘各具特色的创业资金运行渠道,助推农村妇女、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及流动妇女创业致富。创新模式,确保小额贷款发挥最大效益;创新渠道,确保妇女创业资金循环利用。全省共落实小额贷款项目7000多个,助推贷款发放达10多亿元,帮带妇女49000多人。循环利用妇联“双学双比”基地扶持资金、女企业家“爱娟”创业资金200多万元,积极争取省政府及农、林、渔业部门项目扶持资金170多万元,扶持妇女创业发展。
针对一些妇女由于受经济条件、医疗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妇科疾病得不到及时检查治疗的情况,省妇联协同省卫生厅积极推进“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对全省城乡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常见妇科疾病检查。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确保领导重视到位、技术支持到位、检查资金到位。目前,全省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地区医疗资源整合防治妇女妇科病的长效工作机制,共有836万育龄妇女参加了妇科常见疾病的检查,患病妇女基本得到治疗。
妇联还运用专职专选的政策,致力于解决妇女进村两委“当选难”,推动妇女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实践。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紧紧抓住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契机,着力推进解决村级班子中女干部比例偏低及妇女当选难的问题。据统计,全省共有23064个村实行了“专职专选”,占换届村总数的78.20%;换届选举后产生村委女委员24546人,比上届提高12.99%,选举产生支委女委员9615人,比上届提高7.07%。全省女性进村“两委”比例达95%以上。
三育和谐
使广大妇女在长受惠中体味温暖
针对妇女发展的突出问题,妇联强化源头参与筑和谐。妇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积极参与保障妇女权益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执法监督,大力推进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努力从源头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妇女的根本利益,推动男女两性和谐发展。分别针对家庭暴力发生比例居高不下的情况、农嫁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等突出现象和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重难点问题组织调研,致力于解决问题筑和谐。
在充分发挥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省妇女权益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在妇女维权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社会化妇女维权格局的形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妇女维权工作,巩固维权网络保和谐。拓展一条热线——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建好两个站——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作站和社区(村)妇女维权站,建好四支队伍——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律顾问团、人民陪审员、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和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妇联组织把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作为组织动员广大家庭参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延伸到千家万户。设置“平安家庭”载体,推动平安健康进万家;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推动家教知识进万家;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推动文明礼仪进万家,倡扬家庭文明育和谐。
为广大妇女建设温暖之家
——全省妇联组织努力做好新时期党的妇女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