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体面劳动 决不让职工流汗又流泪
当下社会,许多人对劳动价值观认识陷入误区,职工尊严、工作激情、人际关系日益淡化和虚拟化,社会出现浮躁心态。当富士康的“连续十三跳”让人们目瞪口呆时,引发人们深深的思考:堵还是疏、高压维稳还是靠规则建设、人分三六九等还是普泽人文关怀,化解种种社会戾气,其责任到底由谁来担当?
今天,我们走进首创“社会化维权”而扬名海内外的义乌市总工会,试着解读他们推进“实现体面劳动,决不让职工流汗又流泪”的全方位职工人文关怀方式,起着社会调节器、减压阀的作用,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迪与借鉴。
情的温暖
理的声援
法的支撑
决不让职工流汗又流泪
义乌市建立社会化维权网络,形成了这样的工作机制: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义乌市总工会运用社会化维权手段,以人文关怀为切入口,以协商调解、参与仲裁、代理诉讼、法律援助为基本手段,把职工维权工作覆盖劳动关系的全过程、全领域。坚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说法,力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现在的义乌,外来建设者有135万,远远超出了73万的本地人口。“义乌有今天的成就,如果没有外来建设者的贡献,可能吗?所以,站在工会的立场,一定要把职工维权做到‘情的温暖,理的声援,法的支撑’,决不让职工流汗又流泪,说得高调一点,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说得低调一点,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碰上这种情况,我们会怎么想?”义乌市总工会主席陈有德深情地说。
在义乌市总工会的职工法律维权中心、来访接待室、调查处理室、法律服务室、纠纷调处室,到处都能看到工会工作人员为职工维权让人温暖、令人动容的场景:
“你别急,坐下来,先喝杯水慢慢说,什么事情总是有解决办法的。”
“吃中饭了,人嘛,饭总是要吃的啊,和我们一起吃盒饭吧?吃完了,我们接着谈。”
“你不会写字,没关系,我帮你代书,再帮你到法院代诉,一分钱也不收的。”
……
一个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条凳子——这是任何人走进义乌市总工会都能感受到的真情。
虞修明,在6年时间内,工伤诉讼先后经历了三次仲裁,五次诉讼,均无结果的情况下,在几乎绝望时他找到了义乌市总工会,工会工作人员表示能免费帮他打官司。“我老婆说,天底下哪有这样好的事情,不会骗人吧?”最终证明义乌市总工会不是骗人,而是一帮到底,帮虞修明拿到了7万多元的工伤赔偿。
有一天晚上7点左右,24小时维权热线电话响了,对方情绪很激动:我手受伤了,没人管,我不想活了等等。在不断话语安抚的同时,总工会维权中心副主任陈灏和王冶清已发动了车子,往20公里外的乡下赶。路上,双方约好了在当地卫生院门口见面,从晚上8点等到9点,路上的行人渐渐稀疏,但此人始终没有出现,手机也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他们眼巴巴地等着,一直到9点半,发了数条短信无人回应的情况下,车子往回开到半路,那人又打来电话。原来,这位四川来的小伙子不敢相信,有反应这么快的部门,有这么热心的干部,这会不会有诈?其实那个时候,他就躲在一旁看着,但始终不敢露面,于是他们两人又掉头往回赶去。
能给企业帮点什么?
能给职工解决点什么?
工会全方位人文关怀
外来建设者
“我们能给企业帮点什么?能给职工解决点什么?”义乌市总工会的工作人员时时在研究这个问题。
他们在帮助职工社会化维权的实践中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要把职工当成真正的“人力资源”,而不是机械的“劳动工具”,职工更需要精神层面的关爱,从而改变职工“无人交流,无处发泄”的现状,实现体面劳动。
义乌市总工会这些年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的建设,企业工会从1999年34家发展到2009年底4400家,基层工会达到3329家,各镇、街道办事处也建立了30多家联合工会,会员达到318156人。一张完整的工会组织网络开始在义乌形成,一支强大的集合着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人文关怀队伍正在形成。近些年,集中着上百万外来建设者的义乌,职工中恶性案件案发率迅速下降。
同时,职工维权的案件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从原来多数是追讨欠薪、要求工伤赔偿,到现在要求加班工资、要求交缴社会保险等等深层次的维权。
义乌市总工会透过职工维权案件性质的变化,发现目前的务工人员大多为80后,他们素质结构与上代务工者不同,他们思想活跃、更注重人格平等、有多样化个性的诉求。
因此,工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遏制行业性工伤事故的发生,他们专门借调了安全生产专家,在生产一线拍下流水作业中事故隐患镜头,然后播放给企业主与工人看,并一起探讨分析消除安全隐患的办法。一家拉链有限公司的工会主席说,自从工会主动参与后,2009年与2005年比,他们公司的事故发生率下降88%,医药费支出下降了90.88%,效果十分明显。
针对80后职工对文体娱乐活动的需求,义乌市总工会组织了工人艺术团,下设分团、分队,让更多的职工成为舞台上的主角。目前,艺术分团的团员有850名,遍及全市。 “让更多的民星成为明星”这是艺术团的口号。此外,工会每年还组织各种类型的运动会;市委书记、市长每年都会出现在企业留守员工的年夜饭现场;春节期间,义乌企业会大规模地包车接送员工等,通过种种活动与方式,让外来建设者有更多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有更多的展示空间,获得更多的归属感与融入感。
“不要怕,倒下来啊!”……刚来义乌务工三个月的小敏看着下面还不熟悉的伙伴们伸出的双臂时,数次退回脚步,但最终在伙伴们的鼓励下,背摔下去。这是义乌市职工野外拓展基地的一个场景,这个项目名叫“信任背摔”。小敏在结束活动后留言道:“滚落汗珠的同时,绽放的是心灵信任之花。”
此基地在义北一座大山深处,2009年5月18日基地开业后,已有6000名来自一线的工人到此体验,在远离尘嚣与烦躁中,身心得到了放松与休息,同事之间的感情也得到了交流与升华。
“我们总工会去年给企业发了50万元的代金券,今年还将发放60万元,支持引导更多企业,组织员工去职工野外拓展基地释放压力,放飞心情。”
真心感动人心,人格获得尊重。
2006年当选为义乌市人大代表的外来建设者赵兰珍,是大陈一家服装企业的销售经理。她说,在义乌,从政府层面到民众层面,对外来者都不会带任何有色眼光。外来建设者的政治待遇方面更是如此,率先将“外来打工仔”改称为“外来建设者”。每年在外来建设者中开展“引进人才突出贡献奖”、“十佳外来建设者”、“十佳新义乌人”等评选活动。
“我们能给企业帮点什么?能给职工解决点什么?”义乌市总工会,正在着手调研,能否由企业工会来办食堂,能否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来为职工做心理辅导,能否……
也许,法律是刚性的,也许制度的改变需要时间,陈有德和义乌市总工会所做的其实也并不复杂,只是他们善待了那些普通的外来务工者,在帮他们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使他们得到一种人格上的尊重。在这样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里,社会的方向或许就取决于今天我们的决择和作为。
实现体面劳动 决不让职工流汗又流泪
——义乌市总工会全方位推进职工人文关怀纪实
□ 胡梦 应元亮
义乌职工野外拓展基地开业一年来,迎来了6000多名义乌企业的一线员工,他们在这里释放压力,放飞心情,增加感情。图为员工们在翻越毕业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