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42版:世纪十年特刊

新闻人物杨焕明的

昨天和今天

  陈燮衡 

  

  “是的,我刚从欧洲开会回来,确实是越来越忙了,因为华大基因这几年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如今已是中科院院士的杨焕明,比十年前担任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承担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时更为忙碌。

  2000年6月26日,被称为“生命工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的1%项目宣告完成,杨焕明一夜之间成了国内外媒体追踪的“科技明星”。 

  接到《浙江日报》编辑部下达的采访任务后,我立马放下手中的其它事情,拨电话寻找采访对象。在线索不明的茫茫北京人海里,我辗转9只电话才找到中国基因组中心的关键人物杨焕明。追到30多公里之外的人类基因组中心采访结束赶回来,时间早过了晚上11点,发出稿件已是凌晨1点半。当这篇题为“值得中国人自豪”的稿件在《浙江日报》科教文卫版头条位置刊登出来后,有关部门负责人兴奋地打来电话说:这篇稿子我们获得两个第一:除新华社发稿,全国省报包括浙江地区新闻单位现场采访、刊登基因组计划消息的,我们报纸是第一;采访发现基因组中心负责人杨焕明是浙江乐清市人,我报也是第一。

  在报社直接策划和关注下,此后几天,我又在北京百年不遇的高温中对杨焕明和人类基因组紧追不舍,先后采写了“攀登生命科学制高点”的现场侧记,“中国生物资源基因计划二号项目启动”的消息,“生命解密:人类面临六大挑战”的杨焕明长篇访谈录。其中,与王瀛波共同采写的长篇人物通信《把五星红旗插上科学巅峰》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

  十年弹指一挥间,杨焕明和他的“华大基因”有了辉煌的成绩和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

  当年作为中科院人类基因组中心主任的杨焕明博士,在主持完成了“1%项目”和一系列科研任务之后的2007年年底,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焕明回忆说,1999年9月9日,“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在京挂牌之后,华大基因在科研道路上飞速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内,创建了大规模测序、生物信息、克隆、健康、农业基因组等技术平台,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之后,相继承接了包括杭州市政府为其提供36台总价值6000万人民币的测序设备、水稻基因组计划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任务,并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多篇具有权威性的论文,为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奠定了领先地位。

  2007年,华大基因将总部搬迁到深圳。主力南下的华大基因成立了致力于公益性研究的事业单位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并于当年10月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序列图谱;次年元月,“研究院”与英美科学家一起启动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时隔两月,又启动了“大熊猫基因组计划”,半年后大熊猫基因组框架图宣告完成。 

  2009年至今,“华大基因”加速度前行,先后启动和创建了“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计划”;“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基因组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中丹合作糖尿病项目”、“中国欧盟合作肠道微生物项目”;投资1亿美金、向全世界科学界征集测序物种提案、为1000种重要动植物进行测序的“千种动植物基因组计划”工程……

  今年1月,华大基因从ILLUMINA公司购买了128台世界最新最快的新型测序仪,每台每天能够产生250亿碱基对。

  如今,已拥有广州华大、深圳华大、上海华大、北京华大、西藏华大、武汉华大、杭州华大、欧洲华大、美洲华大等分公司,员工总数已达2000多人,以及大批先进仪器的华大基因,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测序工厂。

  意气风发的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院士十分自豪地告诉记者:未来的十年中,华大基因将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致力于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人类健康、规模化重要物种、重要经济动植物等基因组研究,大力发展我国的医学健康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


浙江日报 世纪十年特刊 f0042 昨天和今天 2010-06-25 nw.D1000FFN_20100625_8-f0042 2 2010年06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