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世界·锐话题

卢安克们 的故事

  李月红 主笔

  

  这是我所知道的一个人,一群人。 

  若不是上海世博会官方的最新统计,首批7万人的志愿者招聘,吸引了61万人报名。我们尚不知这个群体所迸发的热情,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别以为这是颂扬。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不叫奉献,是快乐,探寻心灵宽度、亮度及密度的快乐。

  从卢安克开始

  从1997年至今,德国人卢安克已经在广西的大山里待了十年。在那个说着壮语的村子,他不要钱,免费给孩子们上课,甚至允许孩子们在他身上打滚,这是他乐于见到的场面。

  他的课没有教材,平日里带着学生们修桥,筑路,设计纪录片道具。他说,孩子们学会了创造,就不会为了目的而生活,心灵会更自由。周末他还会轮流上这些“留守儿童”家中住一晚,做一回“周日父亲”。日子琐碎,而又温存。

  接触过卢安克的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情绪,他给人的,不是感动,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他让你呆坐在夜里,想“我现在过的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北京来的老师”萧望野

  六年前,她来到广西那美,想告诉孩子们有关心灵的亮度。关于她的课堂,我们了解得并不多,只有这样一些片断。

  储物室里放着些破烂的桌椅,她舍不得扔,那承载着孩子们父辈成长的生命痕迹,它们是有灵性的。

  站在河中央,她用山涧流淌下来的清水和肥皂,细细洗净智障女孩污垢纠结的头发。她说别看女孩傻,她其实内心需要有人跟她做朋友,关心她。

  课上,她让孩子们用毛笔沾上有“水”的特点的不同颜色来表达感受,并画出图形,按照节奏感受什么是“水”。

  几乎没有村民真正了解,这个老师究竟要做什么。有人质疑,这样的亮度可以持续多久,到最后,说不定连记忆也会灰飞烟灭。她说,不,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是整个世界发展的酵素。

  那美,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40多封特殊的信件

  它们是遗书。2008年5月13日,汶川大地震第二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涌进四川省红十字会,要求去受灾最严重的一线救灾。“如果发生了什么不测,与任何人无关……”那天,刘强收到了第一封用打印纸写的遗书。众人纷纷跟着效仿,瞬间,办公室能用的10多支笔都被人“抓”走了。很多人还把“遗言”写在红十字会发的T恤上。当时,至少几百封遗书飞向全国各地。顾不上去寄的人,干脆把遗书留在了红十字会。

  抗震救灾结束后,四川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才抽出时间,按照遗书上留下的电话一一打过去。幸运的是,他们都平安地回去了。后来,部分写有遗书的T恤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集,作为“5·12”汶川大地震的馆藏品。

  因为地震,因为奥运。这一年,有人称其为“中国志愿者元年”。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锐话题 00014 卢安克们 的故事 分社记者-李月红-杭州分社-浙江日报 2010-03-17 nw.D1000FFN_20100317_4-00014 2 2010年03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