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世界·新视野

美丽的新种子

  本报记者 张冬素

  

  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茶籽油……一走进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用油,让初当主妇的李莉看花了眼,不知该买哪种。

  李莉拿起不同种类的油,仔细看了看。她发现有的包装上,有写着“非转基因原料加工”的,有的写着“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也有什么也没写的。

  最近,有关转基因水稻的争论,让李莉对转基因也略有所闻,但吃转基因究竟好不好,她也搞不清楚。在货架前犹豫再三,李莉最后买了一桶茶籽油,尽管比别的油贵了些。“茶籽油应该不会有转基因。” 

  就在李莉这样的普通人为选购食用油纠结时,学者们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也在继续。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转基因水稻就是其中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新种子诞生于争议声中

  科学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所有自然现象的解释,溯源至最后的理论和历史事件。20世纪生物学的发展就是对生命的遗传密码DNA奥秘的不断逼近。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转基因工程,就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科学代替了上天造物功能,给人类带来了一颗颗新种子。目前,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南瓜、木瓜、西葫芦等七大类作物,主要是为了达到抗虫、抗病、抗逆等目的。

  到2004年,全世界已经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转基因作物种植实验,有16个国家的近600万农民以种植转基因作物为主。

  从“要不要转基因”到“该不该商业化”,全世界范围内对转基因作物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过。去年年底,农业部颁发了我国首张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由华中农业大学负责研制的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获得安全许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国,有关转基因的争论就这样从学界推及普通百姓。

  美丽背后是否隐藏危险

  在研究者的眼里,转基因新种子就如一个个美丽的新生儿。但更多人则担心,这美丽背后可能隐藏着的“杀手”。

  1998年,就在转基因作物发展呈现燎原之势时,英国一位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幼鼠食用转基因的土豆后,内脏和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这引起英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大讨论。

  取得安全证书的“华恢1号”和“Bt汕优63”,是将野生土壤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t)中的基因经人工合成后,插入到水稻的遗传物质DNA中,使水稻自己产生Bt抗虫蛋白,杀死多种以谷物为食的螟蛾科害虫。这类害虫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

  虫子吃了会死,人还能吃吗?

  华中农业大学生科院院长、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张启发院士,在年初面向师生作《转基因作物与我们的生活》科普讲座时肯定地回答:“虫不能吃,人能吃!” 

  张院士解释说,虫和人吃水稻的部位不一样,虫吃的是茎秆,人吃的是胚乳。并且人的胃液呈弱酸性,肠胃中不存在与Bt毒素结合的受体,而昆虫的胃液为强碱性,Bt蛋白进入昆虫肠胃中后,在胃液的作用下,消化系统会产生有毒素体。

  我国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极其严格,经过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等5个阶段,长达11年的严格评价,并经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审定通过而最终发放。

  对此,专家也有不同看法。中科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局原局长钱迎倩说,转基因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是40年才能观察出结果,危险也许是潜在的。

  安全证书与商业化不划等号

  农业部批准了两种水稻的生产安全证书,是否意味着我国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即将打开“闸门”?

  3月10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出席媒体见面会时说,发放安全证书是对科学家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评价与肯定,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还要进行比普通作物品种审定更加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严格的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审核,方可进行商业化生产。

  中央今年的一号文件,依然关心农业。提出要“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尽管获得了安全证书,转基因大米上桌还没有准确的时间表。不过,研究者称:“转基因水稻一旦批准商业化种植,我们研究者的米缸里肯定都是转基因大米。”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新视野 00015 美丽的新种子 本部记者-张冬素-采访中心—文化新闻部-浙江日报 2010-03-17 nw.D1000FFN_20100317_6-00015 2 2010年03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