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辉煌浙江60个发展样本

宁波国家高新区跨越式发展探访

  宁波高新区

  支撑宁波未来创新发展

  □1999年7月,宁波国家高新区前身——宁波市科技园区成立。

  □2000年11月,宁波高新区成为浙江省首家省级高新区。

  □2002年,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007年1月,国务院发文批准宁波高新区正式晋升国家级,是10年来唯一

  一家成功升级的省级高新区。

  □2007年9月,宁波高新区留学生创业园晋升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

  □2009年6月,宁波高新区列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试点。

  □2009年7月,在国内独具特色的集群式研发园——宁波研发园一期投入运营。

  宁波的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汇流,

  由滔滔甬江奔流入海,

  宁波的简称“甬”也由此得名。

  一代又一代先辈们,借舟楫之便,经甬江闯荡五湖四海,

  仅在中国近代,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宁波人

  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

  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家银行、第一家纺织厂……

  也由此造就了闻名遐迩的“宁波商帮”。

  如今,在甬江的南岸,这片近

  20平方公里的膏腴沃土上,

  在一个原先没有密集科研院所的区域内,

  采用独特的创新开发模式,

  仅用10年时间,崛起一座国家级生态园林式科技新城,

  书写了中国高新区发展的一个传奇:

  它是培养高级CEO和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

  它是科技型企业创业快速成长壮大的“金窝窝”;

  它更是宁波自主创新的引领区、科技创业的核心区、高新产业的示范区。

  宁波国家高新区跨越式发展探访

  领导寄语

  “展望未来,我们宁波国家高新区将坚持创业创新,以研发园区建设为抓手,引进整合创新资源,培育高端创新集群,形成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引领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实现与周边区域的协同联动、优势互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引领地,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长三角南翼高技术中心,向一流的创新型科技园区迈进。”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海国在接受笔者访问时道出了园区今后更高的发展目标。

  支撑点一

  扬长补短弱变强

  【依托发达的传统产业、异常活跃的民营企业,引得科研院所竞相进驻,高科技人才源源而来。】

  时光回溯到1999年,那时宁波经济,尤其工业经济总量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在沿海计划单列市中名列前茅,是全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并在服装、注塑机、水表、汽车零配件等多个领域拥有“全能冠军”或“单打冠军”,但当时的宁波市领导并没有被眼前的“辉煌”所陶醉,而是居安思危,看到这些骄人数据背后的忧虑:

  尽管宁波工业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响、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总量大,但产品的附加值偏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更少,如果不改变这个局势,长此以往,眼前的优势就会慢慢地变为劣势。为此,在1999年,宁波市响亮地提出了“科教兴市”的“一号工程”,并于当年成立了宁波市科技园区,把该园区作为“一号工程”的“第一推手”。

  但纵观国内当时蓬勃发展的高新园区,如上海、西安、武汉、大连等高新园区无不依托人才济济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密集的区域,而宁波因历史的原因,人才缺乏,高等院校少,科技力量十分薄弱。

  善于捕捉机遇的宁波人扬长补短,把双方的优势集聚起来,弥补了这一不足。

  宁波是国内著名的“院士之乡”,目前拥有甬籍院士94名, 各类院士遍布国内著名大学与科研院所,有的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有的是学术界或尖端科研领域的权威。这些昔日的莘莘学子都胸怀回报家乡的宿愿。同时,宁波传统制造业发达,民营经济异常活跃,市场意识强烈。而这为高校与科研机构提供科研成果转化、产品试制等极佳的科研创新天地。

  于是,浙大宁波科技园区、中国兵器科学院宁波分院、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浙大软件学院、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微软宁波技术中心等150多家高水平科研机构相继落户,浙大、交大、同济等高校纷纷在园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

  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来高新区创业,高新区先后设立宁波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宁波市软件产业园、中科院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等一批创业服务载体,筑“巢”引“凤”。从2002年起,宁波市与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风险中心每年联合举办中国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各类科技精英竞相“创业在宁波”。目前区内已汇聚各类科技人才近3万人,其中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000多人。今年5月,激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张彦博士拿到了中央财政给予入选“千人计划”人员的每人100万元的补助,我省仅三人,宁波市仅此一人,他领衔研制的光学薄膜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目前该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如今,高新区不仅成为吸引各方人才的“磁石”,而且成为造就各类高级CEO和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

  支撑点二

  集群创新能量大

  【创建宁波研发园区,打造“集聚、示范、辐射、带动”功能于一体的集群式科技创新体系。】

  如今,如果你到宁波国家高新区,一幢幢典雅方正、大气考究的建筑格外引人瞩目。那就是刚于今年7月落成开园运行的崭新园区形态——宁波研发园。据了解,如此规模与技术人才档次的集约式研发集群,在国内首屈一指。

  这是宁波市谋划的一个从产业集聚向创新集群蜕变的又一个创举。

  早在2005年,宁波市领导敏锐地看到,尽管宁波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均居浙江省第一,但宁波制造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却不强,工业增加值率不到20%。宁波制造业要扭转处于低附加值水平的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由“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升级。正是基于此,宁波市作出了在高新区内建设宁波研发园的战略决策。2006年8月,宁波研发园在高新区核心区破土动工。

  宁波研发园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工程和“中提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园仅启动区就占地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60万平方米,基建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2010年底全部建成。园区运行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开发的方式,形成大企业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聚区,跨国公司、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研发机构集聚区,优势产业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配套服务机构集聚区三大区块,将宁波市及周边地区的优势创新资源集聚于此,发挥“集聚、示范、辐射、带动”四大功能,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成本,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使宁波研发园尽快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

  据了解,目前已有萨基姆无线(中国)研发中心、微软(宁波)技术中心等百余家研发机构,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声学所、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15家大院名校在研发园设立技术成果转移中心,谭建荣、李启虎、郭孔辉、葛昌纯、柴天佑等五位院士设立“院士工作室”,亲任董事长,他们带来豪华的人才团队、高精尖的先进核心技术已让宁波企业闻风而动。目前,韵升、欣达、双林、大丰等多家企业与院士进行了对接。

  其实,自园区成立以来,宁波市把自主创新能力、人才引进等作为重点,高新区科研创新能力已引领、辐射到宁波全市及周边地区。据不完全统计,高新区成立以来,输出的技术创新成果已达数百项之多,向企业辐射的技术创新成果,促进企业技术和产品升级的项目更是不胜枚举。其中,如2006年成立的浙大中控(宁波)研究院从去年9月起与当地百家企业启动百项节能示范工程。据初步统计,这些示范工程已经带动该区域GDP能耗下降2%。兵科院宁波分院成功完成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关键部件的加工和检测。

  支撑点三

  孵化抚育成果硕

  【构建高水准 “大孵化网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一批批优质科技型企业从“幼苗”长为“参天大树”】

  高新技术成果从项目到产品,乃至产业化,必须经过“孵化”这一关键环节。可以说,孵化器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苗圃”。自成立以来,宁波国家高新区就高度重视孵化载体建设,全方位为创业者打造温馨舒适的“金窝窝”。

  1999年成立的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犹如一个温暖高产的“苗圃”,经过仅3年的建设,该中心就于2002年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培育了一批批优质科技型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如宁波宁变电气公司当初注册资金只有30万元,经孵育至今,该企业自主开发了10多个国内先进或领先的变压器产品,其主要产品“大电机启动用干式自耦变压器”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如果说综合孵化器为企业提供了创业配套服务的“大环境”,那么专业孵化器则为企业量身定制,营造适合其成长的“小环境”。在这里,企业可享受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全过程、深层次孵化服务,从而减少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加快成长速度。据了解,目前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正在筹建5个专业孵化器,其中互联网专业孵化器、嵌入式软件专业孵化器、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已开建。

  现在,高新区已建成了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浙大科创中心等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高水准“孵化器”,集聚了一大批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创业企业。至今,高新区累计孵化企业800多家,创业企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在新能源产业、半导体与光电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形成了集群发展的优势。高新区已成为宁波市高科技型企业创业并茁壮成长的“温床”。

  时下,国外把具有创新活力和强劲竞争力、快速成长、能迅速进入市场的创业型高技术企业称为“瞪羚”企业。但这些企业在成长期,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资金、场地等方面的加速助推,极有可能中途“夭折”。

  从2007年开始,宁波国家高新区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加速器,为创业企业二次创业解燃眉之急。今年3月份,高新区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加速器一期正式投入使用,为达到一定规模的创业企业进行二次创业提供更大的研发、生产空间和更深层次的服务,解决这些企业的资金、场地、后续服务等方面“瓶颈”问题。从今年4月起,宁波爱发科低温泵、激智科技、恒通液压、威骏模具等十余家创业企业通过评审,已开始陆续入驻各项配套设施完善、智能化程度高的科技企业加速器。

  目前,区内初步形成了科技成果从研发园区——孵化器——加速器——专业产业区发展壮大的科技创业链。按照规划,到2013年,高新区专业孵化器将汇集宁波市一批重点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研发中心等,成为宁波乃至“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的软件与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之一。

  撰文:叶巍俊  李湘虹

  见证浙江发展 展示新中国辉煌


浙江日报 辉煌浙江60个发展样本 00008 宁波国家高新区跨越式发展探访 2009-09-18 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08;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15;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16;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13;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14;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21;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06;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18;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19;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20;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25;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28;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29;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30;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26;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32;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33;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34;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23;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22;浙江日报000082009-09-1800009 2 2009年09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