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记者 吴晶 赵超)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平凡的教师成为感天动地的英雄。8日下午,200多位灾区教师获得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表彰。
获奖教师中的一些人,已为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余的获奖教师大多是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获得如此高规格的荣誉。他们憔悴的脸上都挂着高兴的笑容。只是在谈到学校和学生时,不免有些惆怅。因为以往这个时候,他们总会收到学生亲手制作的节日贺卡和从山间采来的鲜花。贺卡上最常见的字样是:你是我们的好老师!
这些平日里再平凡不过的好老师,在危难时刻,为救学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舍弃挽救亲人生命的机会……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仍未摆脱失去亲人的痛楚,但捧着手里的奖状,他们的感言却十分相似:做个好老师,很快乐。
爱学生,是好老师的本能
“没有时间选择。”当有人问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为什么没有先救亲人而是先救学生时,他这样平实地回答。
地震发生后的4天里,谭国强和其他幸存的老师不停地用手挖废墟,硬是救出了一名老师和80多名学生。
在这场地震中,映秀小学的20位教师因为指挥学生疏散,没有及时离开教学楼而失去了生命,其中有几位没课的老师是从办公室特意冲进教室去救学生的。
“他们都很优秀,每年都会给学校拿奖回来。”说这话的时候,这个两鬓斑白的老教师情难自己。
48岁的谭国强当了20多年的小学老师。地震发生后,舆论热议的“师德”问题的答案在他的心中愈发清晰。他说,永远关爱学生就是师德的体现。
谭国强的两个姐姐也是老师,而他在西南大学读师范专业的女儿将来也会是一名老师。在这样一个教育世家里,对职业的选择全部来自对它的热爱。
“教师有时虽然略显清贫,但却有着他人难以体会的快乐,当老师与自己的学生朝夕相处时,就会自然地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就像母亲见到孩子一样,老师见到自己的学生,会油然而生一种自然而然的快乐和爱。”
新学期开学,映秀小学已在板房中复课,虽然只有100多个学生来上课,谭国强却十分忙碌。开学第一周,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感恩教育,接下来就忙着补充教师,因为地震使学校没有了30岁以下的教师。
永远和学生在一起
地震发生那一刻,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学校教导主任董家富正在距离教学楼100多米的地方。冲回学校时,正在上课的教师已把学生集中到开阔地带,学生很慌乱,教师们按照学校过去的要求,把学生围拢在自己周围,用言语安慰着他们。
320多名学生中大部分是寄宿学生,可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们将以校为家。地震冲击波稍微平息,教师们就行动起来:一部分回自己家,把食品搬运到学校;一部分到乡里商店,购买水和干粮;一部分冒着余震的危险,从学生寝室里向外搬运床铺。
“那么大的地震,没有一个老师提出要回家看看,我们的老师真是好样的。”董家富说。
从5月12日地震发生,到19日,全校没有一个教师离开过学校。很多家里受灾严重的家长赶来要把孩子接走,看到学生在教师看护下有水喝、有床睡,就又放心地离开了。
可是,每到深夜,就会有低声的呜咽。那是有些不知道家人情况的教师,背着学生在偷偷地哭。这中间就包括董家富。5月16日,他得知老父亲被垮塌的房屋埋了,可是,和很多灾区的老师一样,他选择了坚持,和学生在一起。
直到5月19日,全体学生在学校安排下被家长接走,董家富才拖着受伤的脚,辗转近一天的时间,赶回了家,直到23日,才把老父亲找到……25日,他又返回了学校。
“对不起老父亲……”这个说到学校就滔滔不绝的老师,说到自己的父亲就流泪,失语。
新学期开学,全校3到6年级的学生被转移到宜宾市,董家富和其他20多名教师跟着学生到了宜宾。“做一名学生信赖的好老师,就要永远和学生在一起。”
享受学生的爱戴与尊重
额头缝了9针、刚刚从昏迷中醒来的王敏问出的第一句话是:两个孩子怎样了。地震发生后,很多因为抢救学生而受伤的灾区教师,醒来后问的都是同样的问题。
当时,王敏并不在教室里,但她却冲上教学楼的二层,一手抱一个孩子,往返了两三次。突然间,飞落的瓦片击中了她的前额。耳边,依稀是学生在二楼教室呼救的声音。
“如果不是情况危急,平时并不知道自己能这么做。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学生。”王敏说。
说话时,王敏总是下意识地用手去拂额前的头发,光洁的额头仍有一道隐约的伤痕。王敏坦言,躺在医院时,也暗暗担心,自己的面容会受影响。今年,她刚刚26岁,是学生眼中的“美女老师”。
拆绷带的那天,她带的班级的50多个学生都来了,过去带过的学生也不停地打来电话。“虽然这些孩子不善表达,但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能读出他们对我的爱。”
虽然这个教师节,王敏不能和孩子们在一起。但9月1日开学的第一课,却是她教师生涯中最快乐的一天:那节课上得特别成功,学生叫“老师好”的声音特别洪亮。我能感到,孩子们更加尊重我,更加爱戴我,这是一种享受。
地震让王敏经历了生与死,也让她对如何当好老师有了新的感悟。“你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你,就会听你的话,会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