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节,杭州人离不开新鲜出炉的榨菜鲜肉月饼。榨菜鲜肉月饼要现做现烤现吃味道才好,也因此一直保持着手工作业的传统。杭州老字号“采芝斋”的陈铁牛师傅,就是一个做榨菜鲜肉月饼的高手。
买月饼队伍越长
我的干劲越大
在一声“阿牛”的吆喝中,我们见到了这位被称为当家师傅的元老级员工。他是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和大多数从事饮食业的人一样身材偏胖,双手黝黑有力,穿件白色开襟褂子。阿牛师傅是老杭州,自1981年到采芝斋学做点心,一晃就是二十七个年头。
“二十年前,我最自豪的事情是看到等月饼出炉的队伍排出店面几十米外。”一谈到月饼,阿牛的话匣子立刻打开了,和其他时令性很强的杭州小吃一样,月饼也是快到中秋节才开始卖的,因为味道好又是新鲜现烤,一到农历八月,市民一大清早便到采芝斋排队买鲜肉榨菜月饼。烤炉一大早就慢悠悠地在烤了,但炉烤的数量有限,一次只能烤两百只,每人只能买二十只。队伍往往要排到五十米外。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后,排队的人才能轮上了。一两粮票能买四个榨菜月饼。
剁了两年肉馅才有资格做月饼
“采芝斋的榨菜月饼有八十年的历史了。”早从当学徒的那一天起,阿牛师傅就深刻体会到了做榨菜月饼的精细工序。
每天凌晨三点爬起来,拿肉、取榨菜、清洗原料、学习配料。猪肉剥皮后去骨,只取精肉剁成泥状,加入调料做馅,光这道工序就要两个半小时。
新鲜榨菜要认真清洗两遍,确保辣椒粉和盐分被洗掉大半才能上案板切。化猪油用的是90度以上的开水,稍不留神就会被烫伤。
最重要的是和面,用面粉围一个大圈,往里面倒入猪油和开水待其慢慢融化。和面也是力气活,手臂和腰都要受力,一小时下来年轻人也浑身酸疼。
“有时候偷懒,想快点把面和好,可越是想快,就越出漏子。一不小心滚烫的猪油水就会从面粉中涌出来,被这种水烫到,手上的皮马上就烫伤。”
剁了两年猪肉后,阿牛正式上手学做月饼。做饼的过程对材料要求相当严格。一只月饼35克,皮占17克,馅料18克,师傅发给每人一张面饼要求做多少只就是多少只,做大做小都不合格,偏差率控制在1%以下。
“当时完全凭手感把握重量,规格极其严格,尤其是擀好的面会随着空气中水分而改变重量,所以速度尽量快。每一个步骤不能马虎,一旦偷工减料就会影响味道,稍不留神就要挨师父的骂。”几年下来,阿牛的手艺突飞猛进,最快的记录每小时能做出400多只月饼,个个味道如一。
阿牛师傅
自己不吃月饼
每年中秋前后是月饼店最忙的时候,那时候月饼都是用白炭烤出来的,产量很低。碰到温度高又忙不过来时,烘房里热得像一个天然火炉,唯一的降温措施就是大量喝水。阿牛总是直接跑去灌一肚子自来水,冲洗一下汗如雨下的胳膊,又一头扎进烘房工作。
每年农历八月被阿牛称为“黑色八月”,这个月的印象只有一个字——累。每天早上三点工作到下午两点,下班后回家倒头便睡,到吃晚饭的时间起来,吃完继续睡。
在忙里偷闲的空档,阿牛也会利用“职权”做一回好人。看到排队辛苦的老人他会悄悄上去说“跟我过来一下”,直接便让老人们上楼取现成的饼。这种时候他总是很开心。
阿牛自己从来不吃月饼!“当学徒之前特别喜欢吃榨菜月饼,那时候吃不起猪肉啊。可自从做月饼以后,每次出炉师傅都要求尝一个,并且马上要说出感受。咸不咸?硬不硬?过去每天销量有两三千只,现在每天卖近一万只,每炉尝一个,二十多年尝下来,到现在是再也不想吃了。”阿牛摇头笑道,“连最好味的榨菜月饼都不想吃,就不用提其他口味的月饼了。”
采访间隙,阿牛露了一手,将猪油准确地倒进面粉山中一滴未溅起,掺水,和面,案板上一片油光光,忙得不亦乐乎。一只只月饼被摆上托盘时,他的眼神充实而满足,尽管阿牛口口声声说人工做月饼太累,再过几年自己就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