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妙丽 东阳市报道组 陈一点) 9月1日,22岁的焊工胡权明特别兴奋,他所在的东阳联宜电机有限公司将他琢磨出来的一套工作方法正式命名为“胡权明焊定子工作法”,并作为企业工作标准向全公司推广。
“他的创新点就是把焊接操作规范的‘纯文字版’,改造成直观易懂的‘图文结合版’,适合不同文化程度的一线操作工,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企业创新办公室曹主任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联宜”大力推行“用员工姓名命名创新成果”工作制度,员工在操作、管理、工艺等方面有创新、有绝招,不仅能得到物质奖励,还能够用自己的姓名来命名创新成果。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评审确定了“员工标准”120余项,全年计划创“员工标准”300项。建立“员工标准”的岗位,产品合格率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为营造人人创新的氛围,该公司每周都要举行部门和公司层面的创新交流会,引导员工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水平。“这对我们影响很大。”一线工人陆巧珍告诉记者,她负责检验轮轴部件,以前用卡尺测量,效率低、速度慢;现在,她和同事设计了一个专用检验设备,产品只要一放进去就能判断是否合格,检验速度加快了10多倍。
为鼓励员工在岗位上创新,“联宜”拿出500万元设立员工创新特别奖励基金,规定只要有利于公司发展、有利于提高效益的任何改进和创新,都可以申请“员工创新奖”。对员工的创新奖励分为两部分:一是直接奖励创新项目,只要创新成果通过评审,就可以获得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奖金;另一部分是奖励“创新分数”,根据每位员工的总成绩,年终给予特别奖,并与员工评优、晋升挂钩。
今年,这家企业催生了1000多项员工创新项目,全公司人均一项“创新奖”,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2000多万元。如今,“联宜”已形成专家和员工齐创新的良好局面。占每年销售额5%的科研经费投入,使企业具备每天开发30多只新产品的能力,至今已开发新产品10000多个,获得专利1080项,并承接了25项国家级项目。该公司今年1至7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逾10%,利润增长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