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参加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我省大学生已陆续返校。十几天里,他们经历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帮观众找回走散的孩子
我省有80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于北京老山自行车场馆,浙工大药学院学生庞双双是其中一员。
奥运期间,每天早上4时半,庞双双起床,搭乘5时半的班车前往场馆签到,7时正式上岗,一直工作到晚上9时许。在此期间,她负责贵宾入口的验证、安检协查和观众座位引导,约12个小时的标准站姿,每到结束工作,这个1986年出生的女孩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
“不过,付出的辛苦远远比不上收获的快乐。”庞双双说,8月23日下午5时许,比赛已经结束,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出口处突然发现,8岁的儿子不见了,急着要冲进场馆去寻找。庞双双正好在负责安检协查,得知后,她安慰这位观众说:“先别急,你儿子会找到的”。
按照规定,观众在比赛结束离场后是不能再进入场馆的,自行车场馆没有广播,这位妈妈也没带手机,因此给找人带来很大麻烦。在向有关负责人汇报后,庞双双让另一名志愿者等在出口处,看看是否有符合相关体貌特征的小男孩出来,她自己陪着这位焦急的妈妈去寻找。
两个人从饮料销售点逐一寻找,前两个地方没有找到,这位妈妈急得要掉下泪来。找了半个小时,她们终于在第三个销售点找到了孩子。这位妈妈一把抱起了儿子,很久才想起一直陪着自己的庞双双,激动地连声道谢。
庞双双说:“看到我的服务对象很满意,我觉得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与回报,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美国客人夸他很棒
除了老山自行车场馆,我省还有一些大学生服务于自主招收志愿者的酒店宾馆。浙江大学的马程睿、李昂等人在接待外国媒体的五洲大酒店做志愿者,他们分别在会展、餐饮、安保等部门工作,有时需要通宵达旦。
这批大学生志愿者掌握了英、日、法、德、俄等多国语言,并接受了酒店组织的专门培训,他们主要协助酒店服务人员做好语言沟通方面的工作,不过客人要是临时遇到什么问题,他们必须和一般酒店工作人员一样马上帮忙解决。
有一天,一批美国客人在餐厅等待进餐,主管正好不在,而其他服务员无法很好地用英语与客人进行对话。马程睿看到后,主动上前提供菜单,为他们点菜,并给客人端去食物,还询问用餐情况。
流利的英语扫除了沟通障碍,热情周到的服务让美国客人感到非常亲切,他们纷纷称赞说:“你是今天最棒的服务员。”
马程睿等人的穿着与普通的服务生无异,只有胸前一张写有“志愿者”字样的小卡片表明了他们的志愿者身份。
大家对此并不介意。“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也能为奥运尽一份自己的力。”李昂笑着说,“从宿舍窗口望出去就是鸟巢,我们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BBS情报员:孙江丽 王颖 潘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