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孩子身上的教育高投入,当然带着高期望。他们希望接受的教育,能让孩子获得高学历,找到一份白领职业。有对夫妇为了让孩子高考中榜,给孩子转了许多学校,托了很多关系,不过考了五六次,还是没考上。但是他们不想放弃,要求自己的孩子继续努力,再去复读班学习,直到考上大学为止。有的农村家长为了促进孩子好好学习,会尽自己所能带孩子到城里游玩、吃肯德基、购买玩具作为奖励,平时洗碗抹桌、扫地擦窗等家务劳动却自己来做。希望通过这种减轻负担的方法让他们能考上大学,甚至是硕士博士。他们时常在孩子面前说,考上硕士、博士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学历越高越好;甚至有些农村妇女,自己孩子在城里读书,她们跟去煮饭、洗衣服。
笔者和一些村民做了交谈,发现这“三高”现象有其现实和心理基础:
一是农民们对农村的教育设施和师资素质不够信任也不满足,当然这种认识也有片面的地方;二是村民们改变现实生活的愿望异常强烈;三是从传统的养儿防老变成让子女有出息来养老;四是自身文化素质偏低,感到教育子女上心有余力不足。
对于这种现象,笔者感到不能单纯地判断是非对错,既要看到现代农民渴求知识的进步一面,同时也要看到他们教育投入上盲目和不切实际的一面。相信在大力完善农村教育设施的同时,农民的教育“时尚”也会更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