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6时,记者坐地铁来到北京天坛公园。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可公园里已是人山人海。在公园里,记者偶遇两名来自家乡的晨练者。交谈中,他们向记者感慨:在北京,已经形成一股浓厚的健身氛围,无论老少,或跳或跑,都爱练一手。相比较,浙江就少那么一股“气场”。他们说,其实,全民健身并不是一件难事。
遇见秘新强时,他正跟着老师学打太极拳。秘新强的老家在宁波,几年前来北京中关村做电脑耗材生意。
“早晨的天坛公园,充满着美、灵动、健康和活力。”他说,只有到过天坛公园,才能真正体会到北京人对健身的热情。
他说,晨练与奥运会的内涵本就是相通的。“当你在酷暑寒冬锻炼时,怎能不联想到奥运赛场上运动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场景?当你和别人踢毽子、跳交谊舞,不也能感受到奥运比赛中的协作意识、团队精神?”他说,一届奥运会就十几天,但如能把全民健身延续下去,对自己、对国家都是件大好事。
在杭州,许多年轻人都认为晨练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可记者在天坛公园晨练的队伍中,看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身影。
记者遇到的第二位晨练老乡就是31岁的卢中秋,他大学毕业后,从海盐来北京闯荡,现和妻子共同经营一家计算机公司。
每天早晨,卢中秋都要围着公园跑上几圈后,再步行到公司上班。他告诉记者,在北京这样一座国际大都市里,工作节奏要比杭州快得多,可是很多跟他一样的年轻人反倒抽出时间加入了晨练队伍。他说:“坚持锻炼,能给自己一个健康的体魄,会让人增强自信。”
记者看到,与老年人不同,年轻人更喜欢玩轮滑、练跆拳道,打网球、跳街舞……沿袭至今的传统晨练项目被注入了时尚元素,并很好地被年轻一代所接纳,同样起到了健身效果。
“形成全民健身的氛围不是一件难事。”卢中秋认为,关键是转变观念,就像很多人开始明白,奥运会不再仅仅是夺奖牌一样,也许,我们该认真思考,如何为自身的健康赢得一枚“金牌”。
(本报北京8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