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资讯
3  4  
PDF 版
· 西溪三期“美丽之洲”余杭的神韵之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8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西溪三期“美丽之洲”余杭的神韵之笔
  西湖游罢西溪去。

  沐香雪,

  轻灵絮,

  自古谁知花解语?

  轻流九曲,

  绿洲棋布,

  梦绕魂牵处。

  ——《青玉案·西溪地》

  西溪三期

  “美丽之洲”余杭的神韵之笔

  古词一阙,轻灵地描绘出杭州城西这一方灵秀的美丽之洲。西溪自古灵秀,而今风采依然。

  “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经过几许努力,一个生态化的西溪湿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形已成现实。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成果亮相时,中外游客和市民知道了什么是“西溪之野”;二期工程成果到来时,大家又知道了什么是“西溪之雅”;那么,作为“收官之战”的三期工程,又将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金秋十月,一个收获惊喜的时刻即将到来。届时,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三期工程将初战告捷,神秘诱人的西溪湿地公园(三期)将有限开放。

  【西溪三期】

  如何显尽“美丽之洲”余杭之神韵?

  与一期二期不同,作为“收官之战”的西溪湿地三期工程的建设重任,将由余杭区全力承担。

  总投资达43亿余元、工程涉及面积3.35平方公里,两项数据表明,这是余杭区迄今为止由政府投入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唯一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这是“美丽之洲”余杭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神韵的绝佳机会。

  作为“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余杭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誉。历史上,余杭的先民曾经谱写了举世瞩目的良渚文明,铸就了“中华第一城”的辉煌篇章;而今,余杭人民再次奋起,齐心协力绘就了“美丽之洲”的人间胜景。

  为了这一方灵秀之水的神韵再现,世人对余杭的期望是高的,余杭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杭州市委、市政府已经对余杭的西溪三期建设者提出了打造“世纪精品、传世之作”的高要求。市委主要负责人明确指出,西溪湿地三期工程是保护环境的生态工程,是传承历史的文脉工程,是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是市区联动的德政工程,也是湿地保护的示范工程和提升城市品位的竞争力工程。三期工程的启动,将预示着西溪湿地将得到有效保护,将为后人留下一块面积10多平方公里的难得的都市湿地,圆杭州人的世纪之梦,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一块极为难得的“城市之肾”。

  重压之下,余杭人交出了一份深思熟虑的答卷。

  余杭人提出了西溪三期工程的清晰目标:以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湿地公园的水质状况为根本立足点,同时恢复展示其清雅秀丽的湿地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把西湿三期公园建设成以秀丽的湿地生态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为特色,融保护、利用、研究、游览为一体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倘若不信,请看余杭人将在建设中恪守的几个名词:

  ——生态优先。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最小干预。三期湿地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是湿地生态体系与人类农耕、渔耕文化交合演替而形成,具有非常突出的独特性。在三期的建设中将尊重这一特性,尊重湿地自然生态的演替过程,尊重人类在西溪湿地上千年的渔耕文化、农耕文化的历史积淀。

  ——修旧如旧。西溪(三期)历经了上千年的人文积淀。现在遗存的庵堂、古民居、古桥、河埠及诗词碑刻,是西溪(三期)历史发展的见证,在本次建设中应予保留、维护、修缮。

  ——注重文化。西溪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在历史上曾是中国词人圣地。文人雅客的种种痕迹触手可及,她也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世人称之为“最后的江南水乡”。因为具有丰富浓厚的宗教文化、佛道文化、社会文化等资源,又被称为“文化西溪”。

  ——可持续发展。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目前湿地公园三期涉及五常村、友谊村的近千户村民,涉及人口3900多人。在三期的保护建设中必须注意保护村民的合法利益,合理协调三期保护建设与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

  【西溪三期】

  许给人们一个怎样的期待?

  如果西溪一期突出“野”,二期突出“雅”,那么,西溪三期将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期待?

  是清秀,是灵动,是朴素,还是人文?

  且不去匆忙下结论,让我们轻轻走进这块正在变化中的神奇之地。

  西溪三期工程规划坚持“积极保护方针,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来实现真正的保护,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指导思想,充分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民为本、可持续发展”六大基本原则,进一步落实功能化、差异化、整体化、一体化等“四化”方针。

  经多次调整完善论证后的三期工程分为西溪五常民俗文化村、西溪农耕体验文化村、西溪艺术集合村和西溪大众休憩村等四个“村落”,既体现了同一期、二期的统一性,又较好地体现了差异性,具有三期自身鲜明的功能特色。

  余杭人把西溪三期分为六大区块,包括仲家埭区块、洪园区块、唐家里区块、赵家埭区块、龙舌嘴区块、五常港东区块。其中的洪园区块和龙舌嘴区块、五常港东区块属于大家告别期待、今后能亲身体验的观赏游览区域,以文化保护、生态修复为主题。

  今后,只要你走进西溪三期大门,顺着游步小径走150米后,空间豁然开朗,水乡村落一一展现。

  洪园区块包括湿地民俗体验村、洪园、五常龙舟、观音庵等文化景点。穿越水乡村落,东行可至洪园景点,现何家桥一带,占地12公顷,形成“西溪中最大最美的园林”。洪园布局以具有明代府第建筑特征的洪府为主体,建造藏书楼,形成洪园十景:长生曲韵、三瑞连枝、萝荫书屋、桥亭思母、槿蓠茅舍、清平山堂、蕉园琴韵、香雪花坞、篁影映秀、鸾栖小筑。其中,“长生曲韵”之戏曲长廊,将洪昇所著之《长生殿》剧本内容变作石刻、浮雕,洪园东侧则设500平方米大的昆曲视听室,作为昆曲表演场所。

  龙舌嘴区块将让游人有一块亲耕生态区。区块内将保留鱼塘农田,突出柿树、竹林、桑树等植被景观。游客还可以下地耕种,体验农事。游客们可以卷起裤腿下地,种种蔬菜、水果,体验一回农家乐趣。种植区全采用节水灌溉,少用或尽量不用化学农药,产出的是真正绿色环保食品。从鱼塘里捞上来的新鲜水产品,直接供应生态村落区餐饮商户。

  西溪三期还将形成民居博览区。西溪五常民俗文化村,将包括有洪园民俗村、民居博览区、洪园、龙舟竞渡、观音庵等景点,将移建30多幢江南古建筑,包括有明清时期原汁原味的古民居、厅堂、宗祠30幢,古戏台、古亭子、古石碑坊、古石雕等500多件。

  湿地三期还将出现颇具创意风格的艺术村落。多名建筑师各设计一所符合西溪特色“宅子”,从而形成的一个“村落”。这就是西溪艺术集合村,它位于三期工程的西南角,里面将具备艺术家酒店、艺术创意俱乐部、艺术创作实践基地等功能。

  西溪三期主要景点

  〖西溪艺苑〗

  中国唯一城市湿地艺术建筑空间聚落。由12位当代中国最前卫建筑大师集群设计,以西溪人文历史文脉线索为大背景,利用开合有序、野趣横生的湿地生态空间格局,是凝塑西溪人文艺术精神内涵的建筑群落。

  西溪艺苑是美学研究的极好平台,正如唐代文学家韩愈云:“朝骋鹜乎书兮,夕翱翔乎艺苑”,是艺术精神和审美理想及个性风格的体验区,对推进品质生活具有特殊含义。该景点包括了艺术家酒店、艺术创意俱乐部、艺术创作实践基地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文化品牌价值。

  〖荆源访古〗

  由30幢江南古建筑组成、有着悠久历史传承和深厚文化积淀的聚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其所拥有的浓厚乡土气息和原汁原味的文化风貌,充满着“原生文化”的魅力。

  “荆源”为原路名,“访古”即追寻原生态的西溪。古史记载:“西溪土田肥厚,民风淳朴,男耕女织,不尚奢华,有粟里之风。”体现了古代先民对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渴求,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和谐人居理念,吸引了人们鉴赏发掘的兴趣和探寻的脚步。

  〖桥亭思母〗

  生于耕读世家的洪钟,年幼时到学馆读书必经洪家河。河上石桥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其母亲姚氏无论风雨寒暑,都用竹子编成的渡船每天接送。后来,官至尚书的洪钟为报母恩,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出资在昔日母亲摆渡接送他读书的地方,建桥一座,取名“思母桥”,又在桥南辇道旁复置一碑亭,名“思母亭”,撰《思母亭记》文,勒石镌刻于亭内。

  该景点在旧址旁重筑思母桥和思母亭,借以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

  〖洪园隐秀〗

  洪氏家族是宋、明、清时期著名的“钱塘望族”,明尚书洪钟晚年归隐于西溪五常,建洪园,为休憩吟咏之所,槿篱茅舍,小桥横溪,此后洪氏家族在五常繁衍生息数百年,涌现出了洪楩、洪昇等一批历史名人。当年,洪钟承先世遗业,青缃盈积。构书楼,课子弟,闲与老农村翁究晴雨、话桑麻,怡然自乐。

  此次复建,尽现园内峰石崩云,花木扶疏胜景。体现宁静淡泊、远离喧嚣的归隐文化。

  〖长生曲韵〗

  昆曲《长生殿》是清代大戏曲家洪昇的不朽著作。《长生殿》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使洪昇成为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幽曲的长廊将《长生殿》剧本以石碑雕刻的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小巧玲珑的剧台上每天播放着经典的昆曲唱腔,婉转诉说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一幅幅书画艺术作品,则展示了洪昇的传奇人生。

  我们漫步戏曲长廊,徜徉于洪昇纪念馆,身临其境,体悟精髓。

  〖洪祠追远〗

  洪氏宗祠所在地——洪家埭,曾是洪氏家族特别是明代刑部尚书洪钟等聚族世居之地。自宋至明清名人辈出,尤其是宋明两代,据载曾出过三宰相、五尚书。洪氏宗祠有联语云:“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洪氏先祖自宋忠宣公洪皓以来至明清,八百年“钱塘望族”,以诗礼传家,教子有方,久盛不衰。

  重建的洪氏宗祠既是一个值得游览观光的重要景区,也为后人追溯洪氏家族发展史,提高西溪湿地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窗口。

  〖五常龙舟〗

  五常龙舟胜会是杭州西溪湿地(五常区块)特有的端午民俗庆典活动,源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年历史。

  相传由祖居五常的明朝尚书洪钟创立,并逐渐演变成为民间自发的节庆活动。独特的地理环境,浓厚的人文环境,孕育了五常龙舟胜会这一端午习俗,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体现着凝聚力与和谐度。

  2008年,五常龙舟胜会作为民俗类端午节组成部分,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迈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这无疑是西溪“文化湿地”品牌的一张重要的“金名片”。

  〖村埭田园〗

  围绕“紧抓真实生活,体验民族文化根源”的主题,营造田园风光和水乡生活原状,以自然村落形式体现西溪湿地自然淳朴的人文景观氛围,以及现代旅游贴近自然、感受生活为本的大气候。再现清人王晫有《洪家埭田家》诗中所述场景:“原田错绮绣,光风泛新绿。中有古墟里,疏篱绕茅屋。左右三五家,力耕以自足。树巅飞鸣鸠,水涯布修竹。俯仰殊不愧,所原禾黍熟。”

  该景点位于西溪湿地西北角的西溪农耕体验文化村内,游客置身其中,不仅能够观赏到不同种类的柿树,而且能体会五常地区特色的农事和渔事活动,品尝五常当地的特色水果和菜式。

  〖龙舌环绿〗

  景点位于西溪五常龙舌嘴内,故取龙舌之名。环绿,即为四周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绿荫匝地。中心建筑追求生态绿色环保,体现人与物,物与景的和谐。

  〖幔港寻幽〗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蒹葭深处,径幽地静。曲水环迥,非舟莫寻。清风徐来,晶光摇曳,觉此身悠然霞举,如在冰壶琼岛间。五常港贯穿西溪湿地南北,身临其境,若羽化登仙,物我两忘。

  《诗经·蒹葭》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此即“幔港寻幽”的最高意境。

  〖烟渚觅渡〗

  烟渚,烟岚迷漫的溪流,是西溪湿地的独特景观。在烟渚茫茫,芦苇苍苍中觅渡,只见水绕路转,路绕水环,前望若穷,空翠无极,大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

  水清澈、烟迷朦,人在画中游,情景相生、思与境谐,显示出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自然美景。

  〖荆山叠翠〗

  荆山在留下西、五常南。今02省道从荆山岭穿过,为五常之案山。有七十二峰,山顶圆润,似团团翠屏,名胜古迹甚多。旧时游人于闹中取静,时时登山探梅,载酒觞泳。

  身临西溪湿地深处,由乾隆七年重建的荫孙桥南望,群山叠翠,山影与河港交相呼应,美不胜收。近观五常,远眺河渚,苍雾翠霭,空濛无际,尘埃尽洗,自古为游览佳处。

  〖柿林秋色〗

  柿子,被誉为长寿树,七绝果。前人称赞:“柿有七绝:一长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佳果可食,七落叶可书。”每当金风送爽之时,一树树饱满次第呈现眼前。

  蓝天白云下,苍苍翠翠,一望无际的柿林,一粒粒橘黄的果点染了这幅美极的柿林秋色。有的柿树叶子已几乎落尽,只剩下一树丰硕的果实,伸向蓝天里,仿佛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在枝头,点亮了这片柿林的秋天。西溪水岸,红柿万株,红果累累,缀满枝头,乡村田园景色展现眼前,使西溪湿地显露别样风情。

  〖蒹葭泛月〗

  该景点位于五常港东御田里。西溪环迥五常,四周一望沙汀水濑,蒹葭弥望。土风淳厚,有黄橙、红柿、紫菱、香茶之美,四时皆宜,宜秋更宜月。秋深蒹葭吐絮,遇风吹,漫天秋雪。

  月夜泛舟芦港,四望茫无边际,晶光摇曳,皎洁眩目,月明溪动,光漾天际。厉鹗诗云:“一曲溪流一曲烟”,非亲临其境,不知其美也。明人施万于月夜泛舟西溪,有诗写道:“白露带蒹葭,月光翻在水。恍若御天风,高歌云汉里。”

  〖慈航送子〗

  中国民间送子文化由来已久,其间接起源是古代的祖宗崇拜,而维系血脉的唯一渠道就是生育繁衍。慈航送子,寓含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也是现代人祈求国泰民安、家庭幸福、事业发达的一种表示。

  此地旧有观音庵,相传洪钟夫人周氏曾在此修行。庵后有观音大池,阔18亩,在当地颇有影响。今重建。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04 西溪三期“美丽之洲”余杭的神韵之笔 2008-8-11 浙江日报000042008-08-1100009;浙江日报000042008-08-1100022;浙江日报000042008-08-1100023;浙江日报000042008-08-1100010;浙江日报000042008-08-1100015;浙江日报000042008-08-1100008;浙江日报000042008-08-1100024;浙江日报000042008-08-1100013;浙江日报000042008-08-11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