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0版:嘉兴资讯
3  
PDF 版
· 三个百分之百的背后
· 平湖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解套”
· 体验夏天
· 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促进经济全面提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8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促进经济全面提升
——海宁市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俞 志 宏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企业上市是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加速企业发展提升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内资本市场建设全面提速,企业上市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性机遇,海宁市将坚持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进一步加大引导、服务和推动力度,以上市推动企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加速提升。

  一、推动企业上市是促进海宁工业经济转型提升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30年来,海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形成了民营为主、特色鲜明、外向度较高、具有较强活力和竞争力的发展格局。但从总体上来说,工业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外部发展环境不断变化,这种矛盾和问题集中显现。推进创业创新、实现转型提升已经成为海宁工业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而以上市为目标推进企业股份制度改造,不仅是制度创新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推进企业上市,是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上市,一方面可以直接从证券市场募集到大量资金,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持续融资,而且还能够在股改中引进战略投资者,吸纳引进优质民间资本或外资,用于生产扩张和技术投入。直接融资相对于银行信贷来说还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这对于缓解宏观趋紧形势下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矛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为促进海宁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第二,推进企业上市,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上市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募集的资金必须要有正确的投向,要有一定技术含量、一定档次和规模的投资项目,并且紧扣政府宏观调控的主方向,如产业导向、环保、节能减排要求等,而且通过强有力的监管,能够确保其落到实处。推进企业上市,就可以借助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与行政推动、政策引导一起作用,加速海宁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进程。

  第三,推进企业上市,是加快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实现民营经济新飞跃的重要任务。企业上市的前提和基础是实施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上市,可以加速推进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经营机制、管理理念、运作模式等各方面的创新,从而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持久的制度保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是优化融资结构,促进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直接融资具有市场透明度高、风险分散等特点,企业上市不仅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融资规模,而且也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有利于金融的稳定和安全。

  二、近年来海宁企业上市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海宁的企业上市工作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已经建立了相对健全的工作机制,使一批企业实现了上市,并培育了一定数量的上市后备梯队企业,对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也已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企业上市的推进机制基本建立。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全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企业上市中的重大问题,并在市发改局专门设立上市办,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指导、服务、协调和管理。专门制定实施全市企业上市工作规划,两次专门出台鼓励和引导企业上市的政策意见,对新组建股份公司、通过辅导期验收,以及公发上市等分阶段实施奖励。完善工作网络,先后建立了与上级证券监管部门、省金融办、证券交易所以及各镇(街道、开发区)之间的纵向联络机制,由发改、工商、税务、建设、环保、国土等部门参加的上市专题协调会议制度,股份公司董事会秘书例会制度,加强工作联系与沟通协调。先后三次召开全市性企业上市工作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和动员,邀请证监会、浙江证监局、省金融办、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等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来海宁讲课,定期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上市业务培训和外出参观,在全市形成了“企业争取上市,政府推进上市”的良好氛围。

  2.上市企业群体不断壮大。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推动,目前全市已组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10家,其中5家企业已经成功上市,另有1家企业向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3家企业完成上市辅导验收。企业通过股改上市,先后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引进战略投资近31亿元。上市企业总数居嘉兴各县市区首位,占嘉兴全市的41.67%,并创造了几个第一。1997年,钱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率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浙北第一家上市公司;2001年,天通控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全国第一家由自然人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卡森国际在中国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嘉兴市第一家境外上市企业;2007年和2008年,宏达经编与海利得相继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其中宏达经编成为国内经编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3.企业上市积极性日渐高涨。在政府的宣传引导、已上市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全市企业上市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性日渐高涨,想上市、争上市的氛围初步形成。市政府也因势利导,在推动重点企业上市的同时,根据企业规模和业绩实力的差异,对照上市的条件,在全市中小企业中挖掘和培养了一批上市后备企业,建立后备企业资源库。目前全市已排摸有条件上市的后备企业50多家,其中意向上市企业30多家,进入股改上市准备阶段企业18家,为下一步推动更多的企业上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上市对企业发展提升的促进作用已经显现。一是促进了企业加速发展。企业上市,拓展了企业融资渠道,支撑和推动了企业的加速发展。如天通公司通过首发、增发,三次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1.5亿元用于生产的扩张和提升,企业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别由2000年上市前的3.8亿元和2.5亿元,分别增长到2007年的27亿元和12.6亿元,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前茅的行业龙头企业;海利得公司首发上市募集资金4.5亿元,用于差别化工业丝和车用差别化工业丝两个技改项目,投产后将新增产值近7亿元,相当于2006年企业营业总收入。二是促进企业股本结构的改善。在股改上市过程中,企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吸引战略投资者和科研机构的投资入股,如卡森公司引入了境外战略投资者3亿多元的投资,海利得公司引进了国内两家知名投资公司7000多万元的现金投入,宏达、锦达、皮革城等公司也引入了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投资。通过战略引入,既壮大了企业的资本实力,又进一步改善了企业的股权结构。三是促进了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企业通过股改上市募集的资金组织实施优质项目,不仅加速了企业发展步伐,还推动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如天通公司近年来加快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在做大做强磁性材料产业的同时,培育和拓展了电子产品、电子专用装备等的新的产业门类,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提升;海利得公司股改及上市后两次实施差别化工业丝项目,公司主业由原来的灯箱布转变为工业丝,并发展成为国内龙头企业;钱江生化重点做大做强生物农药,先后实施了井冈霉素和赤霉素系列产品的深度开发,并开发了阿佛菌素、农用琏霉素等新产品。四是促进了企业规范发展。企业通过股改,内部普遍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了企业的规范运作和科学决策。上市后成为公众企业,来自股东、社会的外部监督机制得以建立,也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也在股改上市中得到较大转变,许多企业家不仅加强了企业内部管理,而且更加关注证券市场形势,更善于把握资本运作规律,大大提高了驾驭市场、引领企业发展的能力。

  三、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催生海宁新一轮企业上市热潮

  当前,推进企业股改上市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前景。从宏观环境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公司法》、《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债券、期货、风险投资等方面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以及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场规模进一步壮大,国内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历史性的转折,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正得到越来越重要的显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也预示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进一步加速。特别是深交所中小板市场的加速扩容,以及创业板的推出,将为国内优质企业、尤其是优质中小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提供更广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从海宁市自身条件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宁市工业经济实力雄厚,特别是在皮革、经编、家纺、太阳能利用等特色产业领域,培育了许多行业龙头企业,附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众多。同时通过这几年的宣传引导,广大企业的上市意识不断增强,股改上市氛围不断浓厚。同时,海宁市上市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虽然现在企业上市的空间不断扩大,但想上市、争上市的企业也成倍增长,企业间的竞争仍然激烈;海宁市传统产业、民营中小企业比重较大,企业整体竞争力还不够强;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一些企业在土地、税收等方面还存在遗留问题,与上市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上市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企业的积极性等等。但总体而言,机遇前所未有,困难能够克服。只要我们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因势利导,积极推动,海宁市企业上市必将迎来一个新的热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宁企业上市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新增股份有限公司7家、新增上市公司5家,总数分别达到17家和10家;在资本市场融资额确保再增15亿元,力争30亿元。围绕这个总体目标,着重抓好四个方面。

  1.政企联手,进一步浓厚股改上市的氛围。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重要作用,依托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注重加强对资本市场发展态势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拟上市企业的指导和辅导,及时帮助解决企业改制、辅导、上市等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导向,对新上市的企业或者市外上市公司将注册地迁到海宁的,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证券知识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组织相关企业经营者到上市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地区以及海宁市已上市企业参观考察等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引导广大企业经营者了解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推动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克服“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等思想,消除怕付成本、怕受监管、怕不够格等顾虑,推动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股改上市。

  2.内外并举,不断拓展企业上市的渠道。针对每个企业的不同特点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服务,帮助其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的上市方式。一是积极主攻国内A股市场。紧紧抓住中小企业板扩容、创业板即将推出的良好时机,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好、活力强的中小企业,实施点对点指导,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在国内主板实现上市融资。二是鼓励企业境外上市。充分利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境外市场发行审核便捷、上市速度快、发行费用透明度高等优势,筛选出一批成长性好、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到美国、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境外市场上市,直接从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三是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买壳上市,支持本地企业收购市外上市公司,并把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海宁。

  3.点面结合,统筹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和后备资源充实工作。一方面,瞄准皮革、经编、家纺、电子、环保、太阳能利用、机械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率先实施股改上市,充分发挥其对行业企业股改上市的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对照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的要求,排摸列出一批已经符合或即将符合准入门槛的企业,不断充实后备资源库,并加强指导和培育,使这些企业尽快符合上市的各项规范要求。同时进一步拓宽上市企业培育领域,积极引导农业、旅游业、流通业等一、三产业领域内的实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整合包装,纳入培育范围,使海宁市上市后备资源行业分布、产业分布更趋合理。

  4.远近兼顾,促进融资与发展良性互动。推进企业上市,既要着眼企业即期发展抓好资金筹措,更要重视加强企业规范运作,保持企业长盛不衰、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在实现上市融资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发新股、配股和发展债券多种方式实行再融资,用足用好资本市场,促进企业更好更多发展。另一方面,依托上市后形成的资本优势和制度优势,支持、帮助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引进和培育优质项目,做大做强核心业务,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更好的业绩推动再融资、再发展,努力实现融资能力和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良性循环。(作者为中共嘉兴市委常委、海宁市委书记)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嘉兴资讯 00020 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促进经济全面提升 2008-8-7 浙江日报000202008-08-07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