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奥运来了
3  4  
PDF 版
· 这里的志愿者,让人找不出毛病
· 杭州赫然在列
· “杭州湾大桥”
扮靓天安门广场
· 奥运期间进北京
车子须过环保关
· 机动车环保
检测机构
· 我对外国记者说“Hello!”
外国记者对我说“你好!”
· 宁波奥运琉璃艺术品
被首都博物馆永久收藏
· 我和爸爸的“探巢计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省的80名奥运志愿者被分派到老山奥运自行车馆担任奥运服务工作,他们一亮相就受到广泛好评
这里的志愿者,让人找不出毛病
特派记者 余勤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今天下午,当来自杭州的奥运志愿者张盛向同伴打出富有节奏的“爱的鼓励”——志愿者特有手势的一刹那,被香港游客杨俊荣永远定格在了相机里。这位一头银发的香港老人称赞道:“浙江的奥运志愿者是老山自行车馆里的天使。”他说,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就会适时出现在你的面前。

  杨俊荣对记者说,他特地提早几天赶到北京,想熟悉一下从宾馆赶往自行车、体操、游泳等不同场馆的路径。可他不会说国语,一连问了很多北京人又听不懂粤语,就在老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您需要帮助吗?”一口地道的粤语从身后传来,杨俊荣喜出望外,转身一看,一个穿着志愿者上衣、大学生模样的女孩正微笑着帮他打听道路,然后再一遍遍用粤语耐心地说给他听。

  老人感激之余,执意让女孩留下姓名,她就是张盛,是我省在老山奥运自行车场馆服务的80名志愿者之一。老人说:“看着他们这么热心无私地帮助陌生人解决困难,我相信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更是一届充满爱心的奥运会。”

  在北京老山自行车馆,许多外国的媒体同行对我省志愿者的服务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就采访到一件趣事。

  今天上午,一位法国摄影记者走进自行车馆采访,恰巧我国的自行车国家队正在进行训练。喜爱中国队的这名记者赶紧举起相机抓拍。可不久他就犯了难,镜头里的运动员是谁呢?这时,队员们已经训练完毕离开了场馆,这名老记只好求助于身边的志愿者:“今天我就要把照片发回总部,没名字怎么行?”

  这原本超出了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可我省奥运志愿者万晴、刘淼得知情况后,陪着法国记者四处打听,他们从二楼场馆走到一楼办公室,从裁判问到场馆负责人,三个人两前一后,在馆里见人就问。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得知这位照片里的运动员是我国自行车队男运动员冯永,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他勇夺场地自行车男子1000米计时赛金牌。

  法国记者圆满地把照片传回总部,他说,采访了那么多大型体育比赛,老山自行车馆的志愿者让他挑不出毛病。

  虽然从杭州来到北京当奥运志愿者才两天时间,可老山自行车馆的负责人评价,我省的志愿者严守纪律,热情服务,互相鼓励,拼搏进取,出色完成了奥运会前期的准备和检测任务。

  “这是群细心的志愿者。”“BOB”自行车场馆主传播商工作人员介绍,场馆里一个办公室门口有一个20多厘米高的门槛,很多人不注意,常常脚下被绊,志愿者知情后,特地在门口增设了一个“岗位”,提醒过往的人们注意。

  在老山自行车馆,记者见到了满头大汗的奥运志愿者麻爽,他是浙江大学材料化学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老山自行车馆分给麻爽的任务是对所有的自行车运动员进行验证,他一遍遍模拟操练着,从检查证件的颜色、照片到名字的缩写,都是一丝不苟,希望把验证的时间减到最短。他抹了把汗笑着对记者说:“我们都把自己看作北京的一员,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做老山自行车馆最好的‘名片’呢。”

  (本报北京8月5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奥运来了 00006 这里的志愿者,让人找不出毛病 特派记者 余勤 2008-8-6 48256F32002924A64825749C004A2910[A1-余勤≈B1-俞剑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