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办奥运会,北京专门清理限制农民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4日下午在鸟巢附近分头“寻找”农民工。很顺利,“找”到一个又一个。
有这种事?——对这个问题,19岁的李钊露出闻所未闻的表情。
他一个月前从河北邢台农村老家来到北京打工,在一家名叫“富贵楼”的餐馆当服务员,透过餐馆的玻璃窗,可以清楚看见雄伟的国家体育场“鸟巢”。
鸟巢离餐馆也就一公里左右。他不认为奥运会对自己生活有什么影响——如果有影响的话,是更忙了。因为餐馆离鸟巢近,很多参观鸟巢的游客都选择在这里吃饭,餐馆生意分外红火,尤其是彩排之夜,餐馆门口甚至排起了长队。
李钊的同事冯娟来自南京,在北京打工已经有三年了,她说这家餐馆原来在亚运村汇园公寓内,后来北京奥组委将汇园公寓作为奥运会媒体村,餐馆就搬到外面来了。
“我们这里打工的来自五湖四海,河北、安徽、湖北、江苏……哪儿都有,”冯娟说。
离开“富贵楼”,来到距鸟巢更近的地方,记者“找”到了正在草地上忙活的彭晓水。
彭晓水54岁,来自河南洛阳,黑瘦,满脸皱纹,一口方言,他来北京打工有一年多了,一直在北京做绿化工作,“鸟巢附近的绿化带都是我们做的,种树、浇水、拔草,死掉的树苗要重新补栽,根据活的多少,每天的工作时间也不一样,每个月能拿到一千多元。”
夏天来临之前,与彭晓水一同来打工的老乡嫌北京太热,回去了一些,“想回去的第二天就可以领到工钱回家,我们更多的人留下来了,就为了能亲眼看看奥运会。来去自由,工资也一分不欠,我们农民工的日子比过去是好多了。”
再往下走,记者碰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商场营业员、餐馆服务员、清洁工、保姆、送水员、保安……
在8月1日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发改委副主任卢映川说,这些年来,北京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外来劳动力的巨大贡献,他们对推动北京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卢映川表示,劳动者的流动完全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换句话说,他们在就业机会的选取、岗位的谋求上,都是自主决定的,没有专门清理限制外来农民工的事情——事实上,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现在依然能够看到很多外来劳动力活跃在城市之中。
北京学者吴祚来注意到:卢映川首次表示“外来农民工也是北京的市民”。他说:这种对外来农民工的诚恳态度、公允评价,使人们看到北京对他们的善意与感恩之心。
新华社记者 肖春飞 胡锦武 颜昊
(据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