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年的奥运筹办过程中,北京到底花了多少钱?这些钱都花到哪儿去了?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少好处?有没有兑现“节俭办奥运”的承诺?对于外界的诸多疑问,北京奥组委及北京市有关官员进行了解答。
场馆投入不超130亿元
城建投入2800亿元
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刘志介绍,从目前看,奥运场馆投资预计在130亿元人民币之内,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约占一半,另一半资金来自社会的融资,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捐赠。这些投资包括新建场馆12个、改扩建场馆11个、建设临时性场馆8个,改造独立训练馆45个,这些场馆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新建或改扩建的。
“这里不包括相关的配套设施,比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家会议中心、奥运村、媒体村等6处相关配套设施,因为这些设施都由企业自筹资金,赛后利用也由企业自行决定。比如奥运村,本身就是一个住宅项目。”刘志说。
关于奥运会运行资金投入情况,据介绍,北京奥运会申办时的预算为16.25亿美元,主要是参照往届奥运会的预算估测的。在整个奥运筹办期间,北京奥组委先后做出了3个版本的预算,目前执行的第三个版本的预算为20多亿美元,并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批准。北京奥组委财务部副部长沈毓云说:“虽然经过了调整和增加,但目前的预算还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节俭不等于投入少
关键看产出效益
刘志说,奥运场馆从规划选址到施工建设都力求节俭,按照安全、质量、功能、工期、成本五统一的要求,统筹考虑,综合平衡。在场馆规划中,能利用现有场馆改造、扩建的,就不再新建;能搞临时场馆的就不再搞新建场馆。同时,把6个场馆放在了大学园区,既改善了大学体育设施,又解决了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也减少了建设资金。
“在场馆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比如,五棵松篮球馆的设计方案由原来规划的11.7万平方米调整到目前的6.3万平方米,取消了该馆综合体上部的文体设施,这既满足了场馆功能性要求,又节约了投资。”他说。
北京7年投入28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算不算节俭?对于这样的疑问,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海平回应说:“衡量这2800亿元人民币花的是多还是少了,我觉得不能只从数字上来看。节俭不节俭,不能看支出的绝对额,而是要看支出能产生多少效益。”
那么,这2800亿元都做了什么事情呢?王海平介绍,首先是建设了首都机场的东扩工程,建设了T3航站楼,提高了北京和世界各地进行交流、合作、来往的能力;改善了铁路枢纽状况和铁路新线路的建设,包括北京南站改造工程、京津城际铁路工程等,增强了北京与其他区域进行经济、非经济的联络能力;这几年高速公路网的总里程新增578公里,耗费的投资是549亿人民币,现在,北京已经完成实现了区区通高速的目标。
百姓共享奥运福利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市各项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申奥的成功进一步加快了北京城市化、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正在变成现实,”刘志说。
北京市官员表示,奥运筹办的过程也是北京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200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989元和9559元;2002年至2007年,北京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和9.1%,全市增加就业263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通过加快危旧房改造、城市建设拆迁和商品房开发、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北京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超过了20平方米,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从危旧房、筒子楼里面搬进了新楼房,农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40平方米。北京城的绿色也增多了,居民出行500米,就能够见到公园绿地。
由于路网的快速发展,北京市民的交通出行条件大为改善,北京地铁已由42公里发展到200多公里。市民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抵达城市的任何角落和京郊的任何乡镇,而且票价低廉,既惠及北京市民,也惠及了外来人员。
奥运的举办也加速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目前,全市建成各处体育设施12106处,城市社区和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配建率均达到100%,北京市体育人口已达到52.4%,全市各单位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超过1万项,参加人数超过300万人次。
新华社记者 赵仁伟 孟娜
据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