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霞:心中的美梦终于成真
【人物名片】 沈君霞,24岁,祖籍甘肃。浙江大学旅游学院管理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将赴北京奥运会老山自行车馆做志愿者服务。
【幕后故事】 人们都说奥运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初见沈君霞时,她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正是她那甜美的微笑。
“我一直很渴望能为心中盼望已久的北京奥运会服务。”当被问起参加志愿者选拔的初衷时,沈君霞小小地激动了一下。“我本科是在北京交通大学,读书时就一直在想,到2008奥运会的时候一定要去当志愿者。”因为学业的关系,沈君霞去年保送研究生到了浙江大学就学,这使得她一度以为自己的奥运梦想会破灭。幸运的是,就在浙江大学选拔志愿者截止的最后一天,沈君霞在浙江大学网站上看到了招募信息,便赶紧报了名。
一件绿色条纹的T恤,一条米色休闲裤,沈君霞看上去就是个干练的女孩子。她告诉我们:“我从小喜欢体育,特别喜欢乒乓球,从小到大只要有空就会约朋友一起去打。”经过这么多年的苦练,沈君霞也能算是个小小的乒乓球选手了。每次打球,非打得酣畅淋漓才罢休。不仅如此,平时她也格外注重体育锻炼,每天坚持到操场跑步。
按照学校奥运志愿者选拔的要求,沈君霞首先要通过学院推荐和学校的面试。她说:“当时整个学校约有200多人进行了面试,初步定下的却只有40个。”学校面试主要考察的是外语交流能力,这对于在本科时已经通过英语专业八级的沈君霞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更何况她的“二外”德语也为她加了不少分,她被直接晋级并辅助老师参与面试工作。经过选拔,沈君霞和浙江省其他300多个志愿者一起参加团省委的面试。这次筛选要比学校的严格得多。面试首先要求每位候选人上交一篇自己对曾经经历过的志愿者服务的感想,“这是在面试那天之前就要准备好的。”沈君霞解释。面试当天,考官分成三个小组,每组都包括英语、小语种、奥运知识、服务技能等四方面的专家,他们会现场向候选人提出一些问题。“经过了语言测试之后,老师就问我志愿服务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沈君霞回忆起当时面试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面试结束后,候选人还要测试体能。经过了这一系列的考试,浙江省终于确定了100名奥运志愿者,沈君霞就是其中之一。
当得知自己将在老山自行车馆担任志愿者工作时,沈君霞就忙着去搜集有关奥运自行车赛的具体信息了。她说:“比赛的时候,肯定会有观众问你相关信息,我有义务事先做好功课。”交流中,时时可以感到沈君霞的用心,她也一直用一个志愿者的故事激励着自己:“当时在‘好运北京测试赛’中有个小姑娘,露天负责引导工作,每天拿大喇叭站在太阳底下,给来往观众念场馆规则和注意事项,提醒他们拿票准备检票。夏季炎热,她却一直没有休息。别人喊不动了会休息一下,但她一直坚持着,还向所有路过的人微笑。我当时看了眼睛就湿润了。”
“对于奥运会志愿者来说,虽然他们做的事情都很细小,但也是不容忽视的。”期待北京,期待奥运,沈君霞眼中满是坦诚:“我会尽自己所能,能做到多好就做到多好!”
王蓓:在奥运会上展示“最美的微笑”
【人物名片】 王蓓,生于1989年,河南信阳人。现就读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表演专业,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仪式引导员。
【幕后故事】 记者打电话给王蓓的时候,她仍在北京进行紧张有序的彩排练习。由于在训练场是不允许携带手机的,在守了几天电话之后,记者终于接通了她的电话。
“6月初我们就开始集中训练了,刚来北京的时候,我们先进行军训,每天跑步做早操,被子也要求叠得整齐划一。”6月3日,王蓓和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197名奥运仪式引导员们一起来到北京,开始接受奥组委的专门培训。她介绍,加上在北京当地的167名引导员,总共有364名奥运引导员齐聚北京。她向记者透露,经过挑选来到北京还并不代表志愿者们能够最终入选,在严格的训练当中,还要经过筛选淘汰一批,最终挑出205名正式的奥运会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问及平日的训练,王蓓说:“现在去鸟巢实地排练的时候,不同节目的训练时间是不一样的。我们导引礼仪的排演时间安排在每天凌晨,所以常常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起床。”
在奥运会开幕、闭幕式上,引导员的工作是举牌引导参加奥运会的各国代表团入场。事关重大,因此引导员的整个选拔过程也是由总导演张艺谋亲自把关。王蓓说,张艺谋导演已两次亲临训练现场,检阅她们的训练情况并且给了队员们很大鼓励。烈日下,引导员们要在微笑表情、举牌姿势、细节动作等各个方面接受全方位的训练,虽然有些辛苦,但是大家都还是情绪高涨。按照老师的要求,引导员要求在行进的时候走直线,举牌的时候大臂和身体保持60度,站立的时候双脚小八字分开60度,站定以后就不能动了,而且脸上要露出最美的微笑——露8颗牙齿的标准礼仪微笑。“最少要站3个小时以上,也就是同时要保持3小时以上的微笑。鸟巢里会有两百多个摄像头对着现场,不知道哪个角度会拍到你,所以在场上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最完美的姿态。”
回忆起最初的选拔比赛,王蓓记忆深刻。今年4月底,一封来自北京的奥运仪式引导员初选《入选通知书》送到了王蓓的手上。接到通知的那天晚上,王蓓兴奋得一夜未眠。“当时竞争很激烈,浙江地区选了70多名来自各个院校的大学生参加面试,但最后只有六到七人有机会去北京。”引导员的入选要求极为严格,选拔赛中要看选手们行走的协调和平衡能力,看选手的脸型是否上镜,以及腿型是否优美等等,尤其是对参选者的身形要求很高,正面、侧面、背面、颈长、肩宽以及上下身的比例都在考核的范围。王蓓是选拔赛中第一个面试的,本来也还不太紧张,但是看到很多选手现场还在不停地练习表情姿势,紧张的氛围中她不禁也心跳加速了。在面试中,参选者要穿上现场准备好的服装上场,在摄像机前微笑,工作人员要拍摄每个选手的笑容。“当时我感觉自己的笑容都有些僵硬了,因为很期待能够参加奥运服务。”
在电话那头,王蓓很开心地告诉记者,她已经在确定的225名奥运会开闭幕式仪式引导员名单中,其中205名上场,另外20名候补。届时,残奥会所需的160个引导员也将从这225名引导员中挑选。奥运会的脚步正在临近,王蓓希望能够把自己“最美的微笑”带到奥运会现场。
李丹丹:热爱舞蹈的奥运圣火护跑员
【人物名片】 李丹丹,今年21岁,浙江台州人,就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专业,兼学校舞蹈团副团长。入选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杭州站护跑员。
【幕后故事】 “之前都在忙着奥运火炬传递的事,平时也很少回家,连爸爸妈妈的面也很少见着。”今年5月,北京奥运圣火来浙江传递,对于我省137名护跑手之一的李丹丹来说,这是一次毕生难忘的经历。从报名到选拔,再经过层层培训,直到最后成功地跑完属于自己的800米,与奥运会如此亲密地接触,李丹丹无疑是幸运的。
生长在海边的李丹丹从小热爱舞蹈,最初开始学民族舞,接着接触芭蕾,后来还做健美操教练,跳舞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在浙大110周年校庆中,李丹丹带伤参与节目排练和演出,在《亲吻祖国》的群舞和拉丁双人舞中都作为领舞出场,忍痛为校友和老师奉献了一场难忘的节目。在表演后的庆功会上,老师特别点到了她的名字,学校还专门为她颁发了“优秀节目奖”。正是在骨子里洋溢着一种坚强和执着的精神,为她幸运地选上奥运护跑手加了分。
幸运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平时,在老师眼中的丹丹是天资聪慧而且又刻苦的孩子,课余时间总是帮老师做些研究课题,同学们都亲切地叫她小精灵。在正式参加护跑之前,大量的培训就是丹丹那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培训分学校和省里两个部分,校团委老师先要做好入选志愿者的思想工作。而省里的训练就更为专业化了,统一的着装,统一将头发扎起来,统一戴上帽子,还有统一的口号。整个专业培训分四次,前两次是学习奥运知识和护跑常识,后两次分别在陈经纶体育馆和正式场地内进行排练。听着她的讲述,我们感觉像是在训练特种兵,这中间的苦和累,只有她自己知道。在护跑的前一天晚上,组委会还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起跑晚会”,在晚会上他们还和羽毛球世界冠军李玲蔚一起合影留念。晚会上,每个人都在纪念册上留下了五环颜色的手印。
说起护跑的那一刻,从丹丹的叙述中,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她的激动。“当自己坐在车里,往窗外看着密密麻麻流动的人流时,感觉像是自己拿了奥运金牌一样,整个人简直就像圣火一样舞动了起来。”这几天,学校舞蹈团正在构思一支新的舞蹈节目,融入了民族、芭蕾和现代舞,并且添加了新鲜的奥运元素。丹丹希望在奥运期间,能有机会在舞台上去展现美丽的舞姿,为中外奥运健儿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