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江南人正在告别“文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7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江南人正在告别“文弱”
■本报记者 臧铯 本报实习生 周婷
  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身体体质最强的不在山东、内蒙、东北等人们传统思维中出彪形大汉的地方,而恰恰是在江南——

  数据显示: 江南人不文弱

  根据第二次也即是最新一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提供的指数排名,目前大陆身体体质最强的是上海人,排在第二位的是江苏人,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是典型的江南人。同样地属江南的浙江人,在这次受监测的省(市、区)中排名第七,体质水平亦属上乘。“山东大汉”们排在第三,而东北的三个省份全部没有进十强。

  “就因为我是杭州人,一进学校就被同学取了‘江南公子’的绰号,被定性为‘文弱书生’类型。”北京某经贸大学的大二年级学生“风飞的理由”对自己的“书生”形象很不服气。他很想替自己和江南人正名,却不知如何去改变这种由来已久的观念。有类似经历的人想来不少。现在有了公报的数据支撑,大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江南人其实并不弱。

  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副主任、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全民健身室主任安平说,国家体育局的这份报告,是现阶段对国民体质状况最全面、科学的解读。

  安平说,一般而言,虎背熊腰的人容易被认为体格强壮,其实这样的认识角度过于单一了,也不够科学。体质的强弱,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从专业角度讲,判断身体体质要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考虑,而每一个方面中又包括若干项内容,比如身高、体重、三围、耐力、握力、柔韧性、协调性、心肺功能等等。

  对普通人来说,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你能做多少个俯卧撑。美国的研究人员认为,俯卧撑运动是身体状态的晴雨表,能检测到身体每一个部位的肌肉群。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能够至少完成一次标准的俯卧撑运动能够良好地反映出一个人是否拥有抵抗衰老的能力。浙江有个叫吴冬花的72岁的老太太,在展示自己20余年体育锻炼的成效时,当众做了25个俯卧撑。而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所监测的内容,正是综合了上述这些内容,其中就包括了男子的俯卧撑和女子的仰卧起坐。

  生活变迁: “许仙”现在爱运动

  体质强壮与否,与运动大有关系。研究表明,欧美人的身高优势,与欧美家庭的体育传统、孩子从小接受的运动教育不无关系。而日本人身高的增长也与其进行运动的主要方式有关。

  运动正成为最受浙江人欢迎的业余爱好。数据显示,有39.8%的浙江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江浙沪三地自2004年以来,已经两次组织了三地“长三角体育圈”全民健身大联动。浙江的农村居民,则依傍着海洋、丘陵、山川和湖泊,分片区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健身活动。

  周华是一名机关公务员,每周他都要给单位附近的体育馆打电话预定羽毛球场地。周华说,自己和几个同事每周定期打两次羽毛球,已经坚持三年了,球场现在越来越难订到了,单位包场的,携家带口去锻炼的,体育馆几乎天天爆满。记者在中午时间试着给杭州有羽毛球场地的体育场馆打了一圈电话,预定场次基本都已经排到了晚上十点以后。体育场馆的工作人员说,除了羽毛球,网球、游泳等运动场地也是非常抢手。“我以前在杭州游泳馆游泳,后来因为锻炼的人太多,我嫌泳池拥挤,就去宾馆办了游泳的季卡,可现在,宾馆的游泳池锻炼的人也很多。”网友“皮皮鼠”说自己已快退休了,但是坚持游泳,使自己的体力非常好。各种健身俱乐部也开始被大家接受。“瑜珈练习室里,垫子已经排到了门口。”一位瑜珈爱好者这样形容说。

  更多的人向户外拓展运动。户外登山队、老年骑车俱乐部、露营与徒步跋涉都不再是少数人的运动。一位经常登山的网友说,登山不但考验人的体力,也考验人的毅力,这种休闲方式对人体健康不无裨益。

  这样的生活状态,身体体质不上去才奇怪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认为,遗传是体质发展变化的先天条件,对体质强弱有重大影响,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体质强弱的现实性,则有赖于生活方式。这些年江南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遍地的体育设施,对促进人们运动提供了可能,而鼓起的钱包,也为人们追求更好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动力。

  社会背景: GDP与体格一起长

  安平认为,不同地域的人在先天上会存在体质差异,这是长期的生活方式积淀下来的一种外在表现。打比方说,北方人经历过长期的游牧生活,好动,吃的食物中奶和肉的比重较大,身体相对强壮,而江南人一直过着耕作生活,又是鱼米之乡,吃的多为大米、蔬菜,相比北方人个头要纤细些。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现代社会,人的体质状况,更多地与社会经济状况存在关联,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们吃得更有营养,运动更多、更科学,也更有实力进行健康投资。

  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提供了相关的数据支撑。数据显示,常规思维中的“北方人强壮南方人弱小”的格局已不明显,然而,国民体质水平确实呈现出“东高西低”状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身体体质更强。

  地处东部沿海的浙江,作为连续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大省,社会发展开始进入经济反哺文化的阶段,有这个意识和实力在群众健身服务上投钱。数据显示,仅2003年至2006年,浙江体彩公益金投入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总资金就达到2.2亿元,带动地方资金8亿多元。全省建有体育场馆3.6万个,拥有各类群众体育健身专用场地7000余处,全省各种各样的健身活动点达24600多个。浙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0.98平方米。2006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世界女子地掷球锦标赛。杨平原处长说,学院办世界级大赛在全国都是先例,那么先进的场地设备,在欧洲都不多见,浙江在这次比赛中还拿到了3块金牌。

  浙江人越来越热爱体育运动,而浙江经济的发展,也为浙江人的运动精神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业内专家表示,体育人口的数量、体育场地、公共场地对社会开放度,都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人的身体面貌。

  “短板”提高: 农民挥汗在田外

  在一般人眼中,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身体往往强过城里人。其实不然,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显示,20至69岁年龄段的城镇人群体体质水平要高于乡村人群。专家表示,锻炼不同于劳动,前者是配合人的生长周期的,更全面更科学。很多省市,就是因为农村人口的体质监测得分偏低,将总分拉了下来。

  浙江农民运动的积极性如何呢?

  东阳南马镇有个农民叫顾雪海。他的家装扮得像个健身馆。废旧轮胎做的简易球架,木衣柜子并成的乒乓台,一副用千斤顶和木头做成的支架上,架着一副担子。两只箩筐里各装着满满的沙子、砖块和生铁,这些是老顾练体力用的。55岁的顾雪海,看起来个头不高,也不壮,但是能挑起比体重多7倍的重物。“主要靠有计划的长期锻炼。”他说。老顾或许是个特例,但是在老顾身后,却涌动着浙江农民强身健体的迫切愿望。

  在小商品交易活跃的义乌市,农村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已经超过2平方米。诸暨农村建有1000多块篮球场,平均一个村有两块以上。湖州吴兴区八里店农民掏出2800万元,建起一座农民体育公园。浙东的海滩拉船、沙滩接力和浙西的锯木、挑粮等,都成了具有民间民俗特色风情的农民体育活动。

  据省体育局群体处杨平原处长说,今后,我省将每年扶持建设200个新农村小康体育村,每年要建立100个国民体质监测站,让监测站进乡镇。

  性格强健: 书生如今也善“武”

  强身健体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让人的精神更强健。

  中国古代对“士”的要求都是文武双全的,文人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相反,“六艺”中的射和弩都与身体的强度有关系。孔子身材高大,善射御,李白15岁就练习剑术,班超投笔能从戎,著名词人辛弃疾训练军队,致力抗金,光有决心是做不到的,还要有强健的身体和坚韧的毅力。

  心理上的勇气并不依赖于身体的强壮,但是身体上的虚弱往往会减弱一个人精神上的气魄。浙江人一旦意识到了这一点,立刻加紧“进补”。

  管灵灵,还是一个小学一年纪的小女生,梳着小辫子,精气神十足。暑假一开始,她就由妈妈报名开始练习跆拳道,每天75分钟。管灵灵的妈妈孙女士说,“她学得很有兴致,有一天回家信誓旦旦对我说,妈妈,我要练到‘黑带’。”在萧山朴真跆拳道俱乐部内,和管灵灵一样在学习跆拳道的孩子真不少。放眼看去,不到10岁的孩子居多,也不乏几个高个儿的大龄少年,下了课在一旁喝水休息的女生徐晨告诉记者:“我已经读大学了,但是体质比较弱,所以家里面希望我能通过练习跆拳道增强体质。我暑假利用打工之外的闲暇时间学习跆拳道,过得很充实。”训练馆里最多的还是男孩子,一位来接孩子的邱妈妈说:“儿子平时很怕生、又害羞,练跆拳道要吼出声,可以练练他的胆子,有点男孩子的阳刚之气。”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仅仅是成年人越来越重视体质锻炼,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也在转变。家长们说,以前总是让孩子们学书法、写作、英语等,而现在开始觉得让孩子们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性格更是当务之急。

  俱乐部的教练告诉记者,跆拳道的健身价值是很高的,不仅锻炼身体,还锻炼意志。据国际权威机构研究,从小参加跆拳道训练的人,成年后比不参加训练的人平均高出5至10公分。

  浙江人其实一直有习武之风。浙江宁波鄞州还是中国内家拳的传承地。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举办首届农民武术大赛中,我省夺得了5枚金牌、4枚银牌和14枚铜牌。同年的全国传统武术大赛上,我省金牌数第一。仅仅这一年,我省就有2000多人成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据浙江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原浙江武术队总教练陈顺安说,从我省举办的5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的参赛情况看,热爱武术、练习武术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第一届绝大部分是中老年运动员,青少年还不到20%,而到了2007年第五届,一半以上是青少年,年纪最小的只有4岁。居民、学生、企业职工和农民都积极参与。“这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是磨练我们浙江人的精神与意志。”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江南人正在告别“文弱” ■本报记者 臧铯 本报实习生 周婷 2008-7-31 浙江日报000132008-07-3100014;浙江日报000132008-07-3100015;浙江日报000132008-07-3100016;浙江日报000132008-07-3100018;浙江日报000132008-07-3100019;浙江日报000132008-07-31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