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资讯
3  
PDF 版
· 潇洒桐庐环境这边独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7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潇洒桐庐环境这边独好
桐庐县委报道组 程大鹏
  桐庐,一座悠然、写意的山水城市,一片从容、淡定的雅居之地,一块繁华、生机的希望热土。

  进入桐庐城区。一条“十里长街”,把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城、老城串成一线。从绿树成荫的森林公园,到高楼林立的中心商务区,再到风光旖旎的富春江滨……我们看到的,正是这座“国际花园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每一个坚实脚步。

  今天的“潇洒桐庐”,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的历史内涵和山水特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时代要求下,“潇洒桐庐”呈现出新的蕴涵——“富裕桐庐、山水桐庐、人文桐庐、活力桐庐、和谐桐庐”。

  潇洒

  桐庐

  环境这边独好

  桐庐县委报道组 程大鹏

  空间环境:

  桐庐的未来无限美好

  发展的空间规划,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所在。

  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和调查,桐庐的决策层交出了一份极具竞争力的建设蓝图。他们认为:要着眼长远,以战略性大手笔谋划城镇发展空间,留足城镇发展提前量。通过县域总体规划的编制,促进县域空间资源要素集聚,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重点突出城镇组团整体发展与区域协调的发展战略。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战略性的大局考量,桐庐的决策层看到了“十一五”期间县域城市发展面临的新的机遇——杭千高速的建成通车和05、16省道的改造完成。他们意识到,两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桐庐的对外开放能力,为桐庐融入长三角、环杭州湾地区及杭州大都市提供了便捷通道。不失时机之间,县里提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以杭州市“旅游西进”、“交通西进”为契机,主动接受长三角、环杭州湾地区及杭州大都市产业梯度转移,突出工业发展,强化农业开发,实施旅游对接,强化城市功能互动、互补。

  桐庐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已经成形:以做强“一主一副五极”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通过5年努力,完善城镇功能,实现产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主要抓手是:以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为契机,加快规划、设施、产业、环境等方面接轨步伐,全面融入大杭州;以做强“一主一副五极”为重点,强化集聚功能,加快城镇化进程。

  今后5年,桐庐将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市场化手段,加以盘活;城市经营项目将连片成大面积整体推出。新老城区联动发展、齐头并进。新老城区规划建设方针为“新城区建改并举,完善功能,老城区以改为主、拓展空间,新老联动”。老城区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的疏解和工业的转型。新城区发展以功能的集聚和完善为主,依托沿江通道,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建设成滨江商业轴线和高档居住区。

  空间区位环境优势的突显,为桐庐块状特色经济注入了“活力”。根据“融入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战略思想,桐庐突出经济开发区和青山、凤川、江南、分水、瑶琳、横村、富春江等“一区七园”工业经济主战场作用,沿杭千高速公路着重建立服装纺织、制笔、机械、生物制药等七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高速公路经济。高速公路也为桐庐承接杭州的产业转移,调整和优化本地的工业结构,带来了契机。

  正是看准了桐庐的空间环境优势,杭州等地不少企业纷纷迁建,到当地投资落户。世界500强企业东芝公司来了,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民企500强企业杭挂集团都有投资项目进驻桐庐。目前东芝水电、浙富水电、中汽商用、新华纸业、信雅达热电、中艺花边二期、春江阀门、游龙针织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块状经济又引来了“活水”。

  目前,桐庐境内沿05、16省道已经形成了以分水镇为核心,包括分水、瑶琳、百江、合村的15分钟交通圈。这里是桐庐的重要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今后,这里将建设高新技术、旅游休闲、教育等生态友好型的产业区,优化、整合、完善现有的城镇发展空间,引导区域城镇集约发展。

  商务环境:桐庐是你理想的创业地

  悠然山水间,信步走进桐庐城。那一片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新区中,景文百货、世纪联华已经成为桐庐人气最旺的休闲购物场所。在建的海陆世贸中心、江南商业中心将使当地的商业中心再上一个台阶。漫步县城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两边林立的店铺无不在诉说着这个城市的繁华。

  商贸业是桐庐的新亮点。在县城迎春南路和春江路交叉处逐步形成新兴商贸区块,景文百货、家德利广场、世纪联华等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知名商家纷至沓来,撑起了桐庐的“武林商圈”。

  随着桐庐“人居佳境”品牌被杭州、上海等周边城市的认同以及杭千高速的开通,桐庐居住环境对周边的消费辐射功能进一步加强。在近三年的购房对象中,县外购房已占10%以上。为提升全县商品房开发品位,适应县内外更多购房者的需求,“十一五”期间桐庐还计划以县城特有的山水风光资源为依托,在沿“两江”地块、大奇山区块和桐君山区块适当推出一系列高标准住宅区,山景、江景排屋将成为这片“山水福地”房地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桐庐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桐庐县狠抓“硬件”、“软件”建设,强化优化生活、发展、人文、创业环境所带来的“筑巢引凤”的磁力效应。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这句话在桐庐得到深刻的印证。

  商务环境的硬件建设令人眼羡。桐庐县城实施城市南迁、跨江发展战略后,县城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3.5平方公里扩展至14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万余人,以富春江为轴线向南北两翼辐射的新城市格局形成。现代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江南新区城市路网建成,基本实现管道液化气,10万吨级自来水厂满足居民需求,各类文体设施和市民中心广场投入使用。近期,该县加快推进滨江区块拆迁改造,未来的滨江将更加秀美、靓丽。

  商务环境的软件建设同样让人称道。近年来,依据“你只管投资经营,其余的让我来办”的宗旨,桐庐县亲商、富商、安商的招商引资氛围十分浓厚。在努力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手续、降低收费标准的基础上,投资者只要到县行政审批中心,就能办理从项目立项、审批到收费等一揽子手续。对用地10亩以上、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县领导亲自负责跟踪联络,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和服务。

  “跑了很多地方,最终还是决定把中汽商用汽车有限公司总部从杭州搬迁到桐庐。除了桐庐山水环境好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桐庐真诚的服务感动了我们。”中汽商用汽车有限公司负责先期筹建工作的副总方俊鹏深有感触地说。“效率高、服务快,而且在每一次的服务中都体现出了细致和周全。”

  宜居环境:居桐庐则心静

  这是一个适合心灵休憩的地方。倦了,累了,烦了,一到桐庐,万千烦恼便暂时抛却脑后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500多年前,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就如此感叹。千百年来,富春江畔的桐庐,给了无数为俗事杂务而纷扰者,提供了远离喧嚣的隐居之所。

  这是一片得天独厚的山水,风柔水清山幽,宜人的气候滋养出丰饶的植被。历来千余位文人墨客来此访古探幽,留下的诗文不下2000首,传唱后世。山水养人,人文养心,东汉的严子陵,到了这里,不想走了,一根鱼竿,垂钓间做个闲人。

  得天独厚的上苍所赐,加上几千年的沧桑,一切变成天衣无缝的自然。

  今日桐庐,则融自然和人居于一体。2006年11月,第十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评选中,桐庐荣获“国际花园城市(B类城市)”银奖。这是对城市现代人居环境的高度肯定,也标志着一个城市区域在现代人居发展史上的高度。   

  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是桐庐最大的特色,这里青山环抱,绿水相绕。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人居佳境。

  桐庐的建设和发展秉承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将山水风光作为城市建设的依托,通过绿化、美化和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按照绿树成荫、花草相簇、城在山水中的要求,精心构筑点、线、面、带相结合的立体绿地系统,结合山水和江边景观建有15个开放式公园,绿化覆盖率达到39.33%。而在南岸新城,以建设为主线,注意各项功能配置的合理性与和谐性,建成了占地15公顷,集休闲、娱乐、集会于一体的广场公园。

  在桐庐的任何一个地方,遥望天际,都会看到一个美好的弧度,远处的山有着女人般的起伏线条。没有突兀的楼层阻挡,令视线有着天高地远的寥廓。这,并不仅仅是自然造就,还加上了桐庐政府的悉心维护。未来桐庐发展将沿富春江向东向西平行生长,在城市空间规划上处理好新老城区的发展关系。布局上随山水而动,保持良好的天际线,以设计的手段提高环境品质和易居性。

  笔直宽阔的城市道路,四季常青的隔离带,整齐挺拔的路灯,一切无不彰显城市的便捷和亮丽。在新区,有一个占地达310亩的浙江省重点高中——桐庐中学。白云源路以北,县政府以东,占地约8万平方米,包括一座室内综合体育馆在内的体育中心已投入使用,2020年城区体育用地规划将达到12.69万平方米。医疗卫生设施用地方面,将县人民医院迁建新城区,规划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达到10.31万平方米。

  在日前召开的桐庐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暨县政府十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当地又提出,要加快接轨融入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掘“潇洒桐庐”特色和内涵,突出环境优势,打造省内一流的现代化山水新城。

  生态环境:

  绿色浸入了桐庐的灵魂

  绿色,是桐庐的灵魂。

  从城市向南看,一座天然大氧吧更令人羡慕不已——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700公顷的绿色,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无穷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里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做“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桐庐,我们看到了:江城相融,山水相映,错落有致,如诗如画,如此和谐美丽的一幅图景。

  生活在这样一座山水城市中,桐庐人特别珍惜一草一木。桐庐山水保护得那么好,绝非偶然。

  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2004年,桐庐人均GDP达到2900美元,再次进入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孰重孰轻,要让桐庐人做出一个判断。

  桐庐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既然自然资源是桐庐最大的优势,桐庐人就要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发展的健康道路来。

  现在,他们拥有森林公园九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的各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三个——龙门山森林植被、岭源猕猴和金竹岭红豆杉及野生长叶榧自然保护区。2002年,2002株古树名木告别了千百年来的默默无闻,被郑重挂牌保护起来,沿富春江、分水江两江两岸构建了百万亩生态公益林。也就在那时,“红豆杉”,这种世界上自然分布极少、第四世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濒危植物,被专家欣喜若狂地辨认出来。此前,它一直被农民认作是稀松平常的“柏树”。

  桐庐人是聪明的,他们把生态当成了一种文化来经营。他们证明了,经济发展是可以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虽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发展。但桐庐县政府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他们成立了工业项目把关领导小组,环保享有一票否决权。近3年来,否决了160多个高能耗、污染项目。

  为了保护流经城市的一江碧水,桐庐对于富春江、分水江两江的沙石开采进行了严格规范,还成立了专业打捞公司,专门打捞江上的水葫芦等漂浮物。

  富春江、分水江及其支流水质总体良好,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82.8%,比上年增加8.9个百分点。

  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桐庐人值得骄傲的金字招牌。

  休闲环境:桐庐是你的“快乐老家”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一首《快乐老家》老是在耳边萦绕。

  对于纷纷攘攘世间人,离不了纷幻繁华和俗事杂务,又想不时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现代都市人老是在时间、经济、环境这三项间苦苦挣扎着,所谓有闲没钱,有钱没闲。而桐庐,则是这三者能够进退自如的一个地方。

  把休闲的家园交给桐庐,确实不失为一良策。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环境成本三相宜,足以让你在杭城和桐庐之间,忙碌和潇洒之间,急功近利和淡泊宁静之间,进退自如。

  只需一个周末的空闲,从杭州的家,上杭千高速,到桐庐大奇山的家,车程在1小时左右。你就能享受以下的快乐:早上可以那样自然快乐地醒来。脑子还没有完全有意识,身子还是软的。耳边传来轻悠的鸟鸣,鼻间充溢了清香的林间气息。

  只需一点点钱,你就可以挈妇将雏,回归自然。吃点土菜粗粮吧,逛逛青山秀水吧,住住农居小院吧。不需要你反复掂量钱包,不需要你狠下决心。就像回一趟老家,说走就走。

  休闲产业在桐庐方兴未艾,成为杭州郊区的一枝独秀。一到休息时间,专程赶到桐庐休闲的车辆在各大酒店、饭馆、山庄、娱乐场所前排得满满当当。县城东门头、春江路是两大休闲娱乐美食街区;以大奇山为中心的中高档休闲度假区块,骑马、垂钓、划船、登山等各种户外活动,吸引着周边企事业单位以及白领阶层的青睐。

  据说700公顷的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有不少杭州人,在此安了第二个家。

  听听把桐庐当作“快乐老家”的杭州人的话语吧:

  “桐庐好玩的地方多的是,如果有志趣相投的一起就更有玩头了!现在那边林茂水清的地方越来越多,运气好,还可能遇见野猪、野兔之类的,呵呵。”

  “四五月去最好了,骑自行车去,沿路都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香味清新。黄的油菜花,红的映山红,绿的山,真的很美。”

  而一些摄影爱好者的身影,则频频出现在那些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里。比如江南镇的深澳村。那是一座有着1900年历史的古村落,出过四十几位进士、状元,老太太随手将一匾做酒的芦稷搁在井圈上晒太阳,那可是一口六百年前的古井,至今仍然甘洌。明清时期的堂屋保存完好的尚有100多座,弄堂里望进去,蜿蜒的都是古建筑的马头墙,苍凉壮丽。随意踏入,如同走进一个传统文化的宝库,辉煌得让人屏住呼吸。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2 潇洒桐庐环境这边独好 桐庐县委报道组 程大鹏 2008-7-21 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22;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32;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18;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24;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31;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23;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19;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26;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20;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28;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33;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21;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07;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30;浙江日报000122008-07-210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