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6·28”事件,从一个初中女生的溺水死亡,到县城震动,举国关注,不过短短几天时间。事件轰动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检讨与反思的角度有很多,这里,我们不妨借机思考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离开了发展,稳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人际关系和谐了,心齐气顺劲足了,就会助推经济发展。发展是中心,稳定是前提。搞经济建设不能忽视社会稳定,抓社会稳定不能冲淡经济发展。瓮安事件,就是一个忽略社会稳定的经典教材。
一个成熟的社会,所有的社会利益群体都有一个完善的利益诉求与表达的渠道与平台。瓮安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存在的矿群纠纷、拆迁纠纷与移民纠纷,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些纠纷,关联着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是维系社会稳定必要的“安全阀”。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需要一个合理、合法、畅通的渠道予以充分表达,这样就会心平气畅,就不会产生不满、敌视以及对抗情绪。群众得到该得到的、得到想得到的,人心思稳、人心向和,这是最可靠的稳定,是可持续的稳定。
一个和谐的社会,往往能够依据规则容纳矛盾与冲突,并且拥有及时发现和解决的能力。瓮安事件,从一起普通的民事案件酿成一起严重的群体性事件,一个深层次的因素就是,一些矛盾积重难返,一些纠纷相互交织:积案与积怨的存在,造成了积怒;放手与放任的存在,造成了放纵。经济高速增长期,也是各种矛盾凸显期。矛盾靠回避不但不能自行消失,反而会越积越多、越积越深。敢于直面矛盾,善于化解矛盾,这才是“正解”。疏导是社会稳定的“减震器”,是社会和谐的“牵引机”。对群众关心的事有作为、早作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苗头,将各类矛盾冲突化解于萌芽,把社会不满情绪消弥于无形,社会和谐就会水到渠成。
一个稳定的社会,需要执政者时刻带着真感情,真正为群众谋利益。事实证明,瓮安县只顾经济增长,不顾社会和谐,以牺牲当地百姓的利益为代价求得一时发展,说穿了就是一些管理者缺乏感情,对群众的利益不够关心。没有感情,就不会替老百姓着想,为民谋利也就无从谈起。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是一个说了无数遍的道理,只要弄懂了、想通了、做到了,时时、处处、事事将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就会铺垫出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