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新闻
3  4  
PDF 版
· 谁是当前房价上涨的“推手”
· 要闻简报
· 我国将逐步取消服务领域外商
投资在地域、股权等方面的限制
· 上交所考虑吸引跨国公司上海上市
· 南京长江大桥全面“体检”
· 云南德钦雪灾被困游客升至百余人
· 成都中心区出租车
将获150万油价补贴
· 我国将产生首批女性救助飞行员
· 幸福城市我的家
·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 海南555种非处方药
实行最高限价
·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宁波285万外来务工人员的共同感受——
幸福城市我的家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市委、市政府最近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完善就业服务、加强教育培训、逐步改善居住条件、推进社会保险工作、加大依法维权力度等。”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杨胜隽一口气列举出一揽子政策和23条举措。对外来务工者来说,每一条都颇具“含金量”。

  他们为什么感到幸福?

  “老宁波人,新宁波人,都是宁波人;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是咱家乡。”在宁波,从市领导到外来务工者,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现在俺们有了新称呼——‘宁波新市民’,听着心里热乎乎的。”来自河南睢县的刘传兴说。“不光称呼变了,让俺们得实惠的好政策都在这摆着呢。”

  从明年1月1日起,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不用缴费,就可享受工伤、大病医疗、养老、失业和生育5大保险,全市285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险体系。这些新市民说:这座城市真没把我们当外人!

  “与企业进步同进步,与宁波发展同发展”,让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共建共享宁波的发展——这一理念得到百姓的认同和拥护。为此,宁波市建立了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制度:只要是长期在宁波就业,经宁波各县(市)区评选出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具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工等优秀外来务工人员,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可落户宁波,享受与宁波当地人同等的一系列待遇。

  徐辉,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为这座城市扫街八个寒暑,他成为首批落户宁波的10名外来务工者之一。“作为新宁波人,我和家人感到很幸福,我愿意一辈子为这个城市扫地。”(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这里为什么如此和谐?

  令新宁波人备感幸福的是,他们在这里得到的不仅是保障,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不仅有许多“新市民待遇”,还有了自己的节日——“宁波外来务工者节”;就连市政府工作报告,市长也亲自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市长毛光烈亲切地对外来务工人员说:“宁波的事情要由包括你们在内的宁波人民共同商量、共同决策、共同建设、共同分享。

  慈溪市五塘新村只有600多常住人口,租住的外来务工者就有3000多人。新老村民聚居一起,难免产生磕绊和纠纷。该村成立了“和谐促进会”,吸纳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和新老村民共同参与管理。最近,慈溪市336个外来务工者过百的村和社区建立了“和谐促进会”,1.3万名外来务工者与本地人一起参与当地社会事务管理,探索出一条借助民间力量管理社会事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路子。

  宁波目前正在全市推广这一经验,新老居民共建互利的“大家庭”将更加和谐、更加温馨。

  >

  记者感言

  在城市化进程中,浩浩荡荡的外来务工者进入城市。他们要求不高,所求无多,可是他们需要认同感、归属感。如果像宁波这样,不把他们当外人,尽可能地为他们分担一些忧愁和重负,尽可能地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和呵护,他们会感到由衷的幸福,城市会变得格外美丽!

  (原载11月17日《人民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新闻 00003 幸福城市我的家 2007-11-18 浙江日报000032007-11-1800132;浙江日报000032007-11-1800007;浙江日报000032007-11-1800008;浙江日报000032007-11-18001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