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形象导刊
3  4  
PDF 版
· 全力打造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长兴经济开发区——
全力打造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
  

  

  长兴开发区地处浙江北大门,位于浙苏皖三省交界处,西与长兴城区相连,东与美丽的太湖相依,交通四通八达、极为便捷。

  开发区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4个国际机场均在2小时车程以内。区内交汇2条国道(104国道和318国道)、2条高速公路(杭州——南京的杭宁高速公路、上海——合肥的申苏浙皖高速公路)、3条铁路(江苏新沂——浙江长兴的沂长铁路、宣州——杭州的宣杭铁路、杭州——牛头山的杭牛铁路),以及一条黄金水道(长兴——湖州——上海的长湖申河道)。

  

  长兴开发区一期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框架已经全部拉开到位,目前已经开发17平方公里,累计投入资金达30多亿元。开发区对区内工业产业、商业居住、物流配套、交通组织及各区域的道路和绿化分布等进行了高起点的规划,并进行了高标准的建设。二期建设正在规划设计中。

  区内建有日处理6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日产6万吨自来水厂1座;建有110千伏的变电所3座;利用电厂余热工程能提供每小时100吨的蒸汽供应能力。已经实施的“西气东输”接口工程使得开发区在原液化气供应的基础上,又得到了来自西部的天然气供应。区内所有管线设施均一次性铺设到位,基本实现了“九通”(通电、通气、通热、通给水、通排水、通排污、通讯、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区内绿化面积近70万平方米,主干道路宽66米,次干道路宽33米,所有道路均按照国家一、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区内还设有海信工业园、日资工业园和汽配工业园等专业工业园区。

  

  长兴开发区现有入园企业465家,其中外资企业154家。区内现有工业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新型纺织服装、机械汽配制造、电子电源电器等三大主导产业。

  今年以来,围绕这三大主导产业,开发区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着力引进投资额度大、产业配套好、科技含量高的“大好高”项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不断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在突出工业项目招商的同时,更加注重商贸服务、现代流通、旅游娱乐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

  

  长兴开发区始终坚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每家入区企业”,在区内设有“企业投资服务中心”,每个落户开发区的项目都落实专人对项目的审批、办证、建设等实行一条龙无偿服务。对重大项目建立了县领导挂钩联系和有关县级部门主要领导领办制度。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例会、每周项目推进现场协调例会、项目推进形象进度上墙公示、单个项目专人跟踪联系和重点项目四级领导推进等一系列制度和方法,切实加强项目建设进度监管,着力化解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和矛盾,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开发区还十分重视营造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进一步完善管委会的管理功能,专门成立安监站,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主动调解纠纷,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妥善调处各类矛盾和纠纷。免费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并帮助寻找就业岗位。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用人难等实际问题。

  

  长兴开发区将始终围绕“打造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全区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做强做大现有企业,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提高项目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园区管理,逐步建设成为以新型纺织服装、机械汽配制造、电子电源电器等为主导产业的投资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高度集聚的长三角地区一流的开发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形象导刊 00008 全力打造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 2007-11-15 浙江日报000082007-11-15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