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在创业创新中推动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白沙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教材”
· 竹笋地盖“棉被” 每亩多赚5千
· 应对银发浪潮 为老年人谋福祉
· 促销,安全为先
· “你要笑得更灿烂!”
· 台州对接上海世博会
· 让老小区重现“庭院风情”
· 关于公民旁听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公告
·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全面提高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能力
· 高校毕业生创业
最高可获10万元资助
· 企业起重设备无证经营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老小区重现“庭院风情”
杭州将启动城区老庭院改造“三年计划”
  本报杭州11月14日讯(记者 毛珺 通讯员 易星 季明然) 中心花园新建的凉亭,花坛边新装的休闲木椅,粉刷修缮一新的楼墙……最近,杭州上城区新民村的老人乐了,小区正在进行的庭院式改造,让往日“老态龙钟”的小区焕然一新,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庭院风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庭院”的概念并不是一般理解的一家一户的院子,而是指由几幢房子围合,中间有公共活动场所的空间结构。区别于背街小巷改造,庭院改造更多针对的是小区围墙内的公共生活设施。许多建于上世纪的老房子,因为年代久远,小区内各类设施老化:水泥地面“四分五裂”,楼房墙面“斑驳”得灰一块白一块,水、电一户一表一直未能安装……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让老(旧)小区重现“庭院风情”。今年8月,杭州市根据庭院小区有公共活动场所的空间结构,在城区5处试点重新铺设绿化带、将电线杆“上改下”、划定公共晒衣架等更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庭院改造”。有条件的小区还会适当增加些体育健身设施。

  “现在住小区里舒服多了”,新民村的王大妈感叹。今年9月,杭州上城区对新民村6幢楼房,178户居民开始进行庭院改造:地下管道预埋进行雨水、污水管分流,小区不再积水,一户一表安装到家。更让居民们意外的是,庭院改造采纳了居民意见,在小区内增设了凉亭、桌椅等“休闲”设施。“以前到楼下乘凉,要自带凳子,现在走几步就有椅子,方便多了”。

  与此同时进行改造的,还有杭州市区其他4处试点:下城区环城西路38、42、50号正在实施“平改坡”和立面整治;江干区机场路一巷9号青年宿舍正在进行“平改坡”、立面整治和电线杆“上改下”;拱墅区信义坊1-4幢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年内开工;西湖翠苑二区预计明年初开工。共涉及楼房28幢,1127户居民,庭院面积27165平方米。

  根据杭州市今年初调查数据显示,市区共有468个庭院,2614幢房屋有改善需求,涉及居住人口38.9万人,改善面积104.8万多平方米。庭院改造将于2008年正式启动“三年计划”,预计投入改善资金13.3亿元。其中,明年将改善224个庭院、1054幢房屋。三年后,“庭院深深”的独特韵味将再现杭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让老小区重现“庭院风情” 2007-11-15 48256F32002924A6482573930047CAA4[A2-毛君≈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