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体育新闻
3  4  
PDF 版
· 费德勒连续四年揽得
年终排名世界第一
· 火箭队退居实力榜第二
· 驰骋穿越在龙游
· 浙江体彩“分享奥运计划”大派送
· 浙江万马男篮主场惜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形象导刊

  这些天,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彬忙个不停,他的第56家“木玩世家”专卖店在长春开业了。自此,他挂在办公室的中国地图,已有20多个省份插上了小红旗。目前,在云和县像这样抢占国内市场的木制玩具企业已有上百家,自主创新和研发的产品年销售额达2亿多元,占全国同类产品三分之一的份额。

  近年来,云和木制玩具生产与销售跃上新台阶,走品牌之路的玩具企业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木制玩具企业申请的产品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有近千个,注册和申请的商标达60余件。

  从“制造”到“创造”,从“贴牌”到“品牌”,云和木制玩具企业正在逐步转型,抢占国内市场的木制玩具企业已有上百家,自主创新和研发的产品在国内销售额连年飙升。

  由于一直以来从事外贸出口,大部分企业产品多为贴牌生产,但随着玩具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贴牌加工的利润空间所剩无几,因此,一些玩具企业开始自主研发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并逐步在国内打开市场。

  “即使暂时亏本,我们也要坚定地做自己的品牌。”浙江忠协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练巧忠这样说。而今,像练巧忠这样下定决心走品牌之路的玩具企业家越来越多。

  拥有自主品牌就有了说话权。据业内人士介绍,以前在欧美市场上一个标价7美元左右的木制玩具,制造厂家仅得0.2美元加工费,特别是云和制造的玩具,到国外转一圈, 就地贴上别人的标签,在国内销售的价格就翻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今有了自己的品牌,这种替人做嫁衣、受制于人的局面就会彻底得到改变。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抢占国内市场成了云和县木制玩具企业首选。一些企业一边从事外贸贴牌生产,一边研发设计自主品牌产品,然后建立自己的国内销售渠道,打响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市场上,云和县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的生态环保型木制玩具深受消费者青睐。    

  创新线路图之一:    

  向幼教挺进

  在第三届中国木制玩具节举办期间,云和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焱等8位中国幼教专家参加了中国幼教与玩具开发高峰论坛,这次论坛的举办被称为木制玩具与教育的首次碰撞。

  这些幼教专家一来云和,就被云和木制玩具的魅力所折服,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问题,这么好的木制玩具,怎么能不被教育所用?

  事实上,玩具一到孩子的手中,就成了教具。幼教专家说,好的玩具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启发孩子的思维,提高其社会认知度,同时,玩具的好坏孩子最有发言权,因此,对于木制玩具企业来说,全国6万多所幼儿园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幼教与玩具高峰论坛为云和木制玩具界上了很好的一课。打铁还需趁热,论坛举办的第二天,幼教专家就与云和县教育界人士以及木制玩具企业负责人开了一次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最大的成果就是促成了玩具与幼儿教育的结合。

  专家们认为,木制玩具企业家要在政府的牵头下,和教育专家建立一个长效的联系机制,将玩具设计和幼儿教育结合起来,让木制玩具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同时,也要提供一个平台,让教育专家的科研成果借助木制玩具得以转化为生产力。教育专家甚至还提出了让玩具、教育和教学装备三者结合的可行性意见。

  如今,怎样设计让幼儿喜欢玩并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玩具,成了摆在云和木制玩具界面前一个重大的课题。

  创新线路图之二:        

  木玩与动漫“联姻”

  2007年5月,云和县政府与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合作拍摄《奥运小贴士》,他们利用云和木制玩具的优势,设计了233个姿态各异的“木偶兄妹”造型,由云和木制玩具企业制造出模型与道具后,他们再对“木偶兄妹”进行逐个摆拍,并结合三维技术制作成公益动漫宣传片。

  2007年9月,杭州动画产业基地与云和工业园区在杭州签订合作协议,两个文化产业基地正式“联姻”,从此云和这座中国木制玩具城开启了一扇“动漫之门”。而在这个会议上,云和姑娘金慧乐推出了52集动漫情景剧《朵玛》。这是一部发生在木头城堡里的童话故事,主人公是12岁的“朵玛”和魔法宠物“凸凸狗”。金慧乐给木头玩具赋予了生命,让它们充满了魔幻神奇色彩。而她心目中的这个木头城堡,就是云和木制玩具城。

  “动漫产业最大的赢利点,不在于销售影视版权,而在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如今,金慧乐已经替动漫片中所有主人公注册了商标,从儿童玩具到婴儿用品等,商标类型涉及30余种商品。

  云和县委书记廖思红说:“木制玩具将成为一个文化产业,成为云和最具影响力的名片。”这句充满自信的话给了我们一个极大的信息:将来的木制玩具城不仅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木制玩具生产基地,同时也将成为木制玩具文化的发祥地。

  小小木玩 玩“动”天下

  ——中国第三届木制玩具节巡礼

  “近30多年来,云和木玩业的发展历程如同浙江的发展史一样,是一部创业富民史,是一部改革创新史。创业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云和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平台,云和的木玩业也正通过转型、转轨,度过爬坡、越坎的时期,而走向辉煌。”

  2007年11月1日到11月3日,“第三届中国木制玩具节”在浙江省云和县隆重举行,参加本届玩具节的嘉宾、客商有1000多人。

  这是一次规模较大、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行业盛会。玩具节由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和云和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云和县玩具行业协会承办,支持单位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礼品行业协会以及各地玩具协会。    

  本届木制玩具节活动内容除木制玩具展示展销、文化踩街、文艺演出、焰火晚会、新闻发布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休闲旅游观光等项目外,还新增了木制玩具文化发展史展、木制玩具创新设计大赛、摄影文化艺术展、报告文学首发式、木制玩具大比拼、幼教与玩具开发高峰论坛等。

  云和县之所以能够举办这样规模的木制玩具节,缘于木玩在云和所形成的产业优势,在全国的行业地位。

  目前,云和县已有玩具企业近700家,年生产能力20亿元。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云和木制玩具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主导产业。每年,有上万个品种的玩具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生产的木制玩具占全中国的50%,浙江省的70%,云和成为中国木制玩具最大的生产基地。

  云

  和

  自主创新之本源:

  《创业先锋》栏目主持人 沙德安

  从“制造”到“创造”,从“贴牌”到“品牌”

  产品销售——

  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彬握住了日本天田印刷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经理桑原诚的手,拿下了1800万元的贸易签约;

  浙江新云木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复新更是笑开了颜,他和香港美展有限公司签下了多达15000万元的订单;

  ……

  在玩具节举办的短短三天时间里,云和的木玩引来了销售狂潮,吸引了全球的关注,木制玩具贸易类项目10个,总贸易额为3.88亿元。

  投资签约——

  本届玩具节进行大量的项目对接,共签约三大类29个项目,投资类项目18个,总投资10.3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4个,投资额为 1010万美元;产业合作协议意向1个……

  西班牙金鹰贸易集团、日本隆兴株式会社、韩国GER. SUNG. CO.,LTD、德国LEINSS GMBH等公司纷纷投资数百万美元,打算在云和这座木制玩具城“淘金”,投资项目除了木制玩具,还涉及专用阀门、金属制造等行业,小小的云和城成了国内外客商青睐的投资对象。

  政府推手——

  “近年来,云和县委、县政府正是通过解放思想,冲破一切妨碍创业创新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创业创新的习惯做法,革除一切影响创业创新的体制弊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

  比如,建立木制玩具工业园区。云和县委、县政府将城市土地出让净收益中的20%资金、工业园区范围内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土地出让金以及政府单列切块的其他资金,统一纳入到园区建设资金专户中, 作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贴息补助及园区建设工作的专项经费。通过近五年的努力,园区面积从0.17平方公里扩大到3平方公里, 去年正式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

  园区建好了,等于木制玩具企业有了一个正式的“家”。为了让企业能顺利住进这个“家”,云和还对入园工业项目的有关税费实行优惠。不但如此,云和县委、县政府还要求各部门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为进入园区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开通了“绿色通道”。

  云和县委、县政府还积极鼓励木制玩具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加快品牌建设。对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通过ICTI认证的木制玩具企业,县政府给予0.5万元、1万元甚至于2万元的奖励。品牌是木制玩具企业的命脉,为此云和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对获得“丽水市著名商标”、“丽水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 “浙江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的木制玩具企业,分别给予1万元、10万元以及20万元的奖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体育新闻 00008 2007-11-14 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27;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28;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29;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30;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31;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32;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33;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34;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35;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36;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37;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38;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40;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41;浙江日报000082007-11-140004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