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专版
3  
PDF 版
· 中国香榧之乡东阳欢迎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香榧之乡东阳欢迎您
  中国香榧之乡

  东阳

  欢迎您

  香榧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东阳——

  早在公元五世纪末,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载“榧出东阳郡”;北宋严友翼著《艺苑雌黄》认为“东阳所产之榧子,香脆与他处迥殊”。无论是医学名家,还是文人墨客,都对东阳香榧青睐有加。香榧与东阳人民的生活戚戚相关,其民俗民风民谚中都体现了香榧文化。专家考证,香榧的祖先“玉山果”、“玉山榧”、“蜂儿榧”均出自东阳,东阳是孕育香榧的圣地,具有丰富的香榧文化底蕴。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对东阳香榧有“彼美玉山果, 粲为金盘实”的美誉。南宋哲学家叶适《蜂儿榧歌》诗:“平林常榧啖俚蛮, 玉山之产升金盘。”表述了对东阳“蜂儿榧”的赞美……

  世界上现存的最早一部药典《新修本草》记载榧实药用:“榧实,味甘,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生永昌。今出东阳诸郡……”药王孙思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等历代名医名家都在他们编著的古医籍中记录了有关香榧的药性和功效。

  东阳种植香榧历史悠久,形成了特有的香榧民俗文化:一是在香榧采摘前,家庭要举行祭祖仪式,意为谢恩、求平安,这一习俗保留至今。二是在婚庆中,有些地方在新娘出嫁时,要将香榧染成红色后与花生、玉米花一起装进“果子袋”,到新郎家时向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分“果子”。在嫁妆“荷花被”上放一根雄榧枝和一根雌榧枝,寓意忠贞的爱情;新郎新娘要面对佳宾将香榧送到对方的嘴里,象征着新婚夫妇青春永驻,早生贵子。

  香榧不仅带给人们吉祥,也成为东阳山区农民的摇钱树。至今老百姓盛传着许多香榧谚语:“香榧熟、衣食足”、“吃香榧、用香榧、靠香榧”、“吃香榧、无病不求医”、“一年种榧千年香,一代种榧百代凉”、“小时栽香榧,老年得保险”、“云雾榧树老林、深山医院保健”……这些谚语道出了香榧在东阳百姓心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榧农对香榧的依赖和依恋之情。

  林中奇葩

  绽放在三乡大地的

  浙江康大是一家资产超亿元的民营企业;一家由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李云康掌舵的睿智企业;一家“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科技文化双轮驱动”的现代企业。

  林业之梦

  2001年,康大公司抓住机遇,一马当先投身林业,承租了3400亩山地,建设了集”产业体系”、”生态体系”、”文化体系”于一身的康大香榧文化园,使昔日的穷山僻壤变成了开发热土,香榧也成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树。

  科技之光

  康大香榧基地是科技之光照耀下的一方神圣热土。2003年,康大公司成立了香榧研发中心,专门从事香榧的研究与开发,先后在香榧野生苗快速建园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香榧现代化加工厂建设的研究与示范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被省科技厅命名为浙江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文化之缘

  “冰霜雨露”、“世纪远行”的“康大之歌”是康大人对香榧精神的传承创新;一园二区三中心的“康大香榧文化园”,是康大人对香榧无私品格的发扬光大;“香榧之乡·著名书画家现场笔会”、“三乡榧韵·书画展”、“三乡榧韵·摄影展”,展现了香榧的“兼容并蓄”之美及 “凛凛傲霜雪”、“德膏以自泽”之品;“首届中国香榧文化节”的承办,一曲由中国民族音乐作曲家周大风谱写的康大“香榧谣”,是康大人对党的“三农”政策的歌颂和对新农村建设成就的讴歌!唱响的是产业的凯歌、时代的强音!

  富民之情

  “弘扬香榧文化,发展绿色产业,增强富民能力”是康大公司的理想追求。为了实现“万户亿元的富民工程”,康大公司常年为山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同时,通过“基地+科技+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当地农民摸索出了一条稳健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康大人正以自己坚定的信念、坚实的步伐实现着“带动农户1万户、拓展香榧基地1万亩、每户每年通过香榧增收1万元”的“山区新农村万户亿元奔小康”宏伟目标。

  香榧的重要主产基地

  东阳——

  东阳地处浙江省中部,是我国香榧的重要主产基地,具有香榧栽培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近几年,东阳市通过政策引导,积极鼓励工商业主踊跃参与林业开发,使香榧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全市现有香榧基地面积56000余亩,其中投产面积12000余亩,年产香榧300余吨。目前有200多家工商业主参与香榧产业的开发经营,转让林地面积近6万亩,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家达7000多亩。2001年7月,东阳市森太农林果开发有限公司受让了国有罗山林场5535亩林地,使用期60年,开启了浙江省内首例大宗林地流转的先河;同年11月,浙江康大实业有限公司与巍山镇罗店村、大山村签订了3400亩林地使用权转让60年的合同。东阳现有“西湾”、“康大王”、 “东白山”等香榧注册商标16个,获得了浙江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名优果品、森林食品、全国无公害农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等众多荣誉称号。

  东阳市在香榧特色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全面实行首席专家联系制度,特邀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韩宁林研究员长驻东阳开展香榧科研攻关。几年来,香榧规模化造林配套技术、香榧早实丰产建园模式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香榧优良品种选育、木榧种子催芽配套技术等一大批新成果和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使新建基地的优良品种占有率和投产基地的保产稳产技术应用率都超过95%。

  正在制定的《东阳市香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到2015年香榧种植面积达7.8万亩,到2020年达12万亩。未来十年香榧产业的布局是“一带五区”:“一条产业带” 即以东阳现有三个古榧分布区为核心,产业带走向从巍山镇绿色开发区起→虎鹿镇(香榧之乡)→佐村镇、三单乡(古“玉山果”产地)→东阳江镇、湖溪镇(“蜂儿榧”产于此)→马宅镇和千祥镇(香榧复育区);“五大产业园区”是高效香榧生态观光园区、香榧种质资源保育园区、香榧果材两用科技园区、香榧高科技栽培园区、香榧科技复育园区。

  浙江东阳·首届中国香榧文化节

  11月15日~17日隆重举行

  活动主题:弘扬香榧文化,发展绿色产业,增强富民能力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中国香榧之乡东阳欢迎您 2007-11-14 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13;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14;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23;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21;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22;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19;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35;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36;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33;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38;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40;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41;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26;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16;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17;浙江日报000122007-11-14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