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五一特刊·今日关注
3  
PDF 版
· 不同的历史同样的奋斗精神
· 不同的技术同样的使命
· 时光磨灭不了的劳动“自豪感”
· 不同的“路径”同样的选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不同的“路径”同样的选择
——“咱们工人有力量”
  一家12个杭钢工人,马家可以算得上是“工人之家”。但三代人之所以都与“钢铁”捆绑在一起,原因却各不相同。

  爷爷马荣贵,出生于1914年,在杭钢度过大半辈子的他,最早来到杭州半山时,正值壮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世纪老人”。

  解放后被分配到宁波慈溪县担任代理县长的马荣贵,来到杭钢的理由很简单,“省里组织了一个工作组,我就和大家一起过来选厂址了”。

  1957年,浙江省的钢铁产业还是一片空白。半山一带野草丛生,荒冢遍布。马爷爷回忆道:“到处是树桩子和小石头。我们来了以后,就用小石头垫垫,修了条三四米宽的汽车路。”

  电灯、自来水、宿舍、食堂……一概“没有”。马荣贵和工友们白手起家,用毛竹搭起茅草棚,“厂长、书记和工人一样,都住在那里。”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技术力量薄弱——当时的老工人都是临时从北京石景山钢铁厂和上海钢厂两地调来,马荣贵却从没怀疑过组织上的安排,他从此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钢铁事业”。

  93岁高龄老人一口气报出一串数字,“英帝国主义用15万吨钢做成的火枪、火炮侵略了我们140年,日本帝国主义用560万吨钢侵略了我们8年”,这让马荣贵坚信,只有“有粮有钢”,才能“国家兴旺”。

  11岁那年,马德才跟随父亲来到初建的杭钢。少年时代的记忆太深刻,工人们“上班一身汗,下班一身灰”,尤其是运输部门,都是“靠工人手拉肩扛,箩筐加扛棒”。但是,在父亲的影响下,马德才一直认为,“杭钢就是一个既炼钢,又锻炼人的地方”。

  从1965年开始在兵工系统呆了十几年的马德才,在1979年“回归杭钢”,原因是“父母年纪大了,方便照顾”。

  记忆中的茅草棚消失了,他到岗的转炉厂维修车间,是崭新的红砖瓦平房,足有现在的三层楼那么高。当时杭钢年产量2万吨,他在写信给兵工厂的老同事时说道:“了不起啊,产量这么高。”流行一时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最能代表他当时的心情。

  如果说祖父和父亲来到杭钢的原因分别是“历史契机”和“家庭影响”,马治国选择当一名工人,却完完全全是“自己的主意”。

  与许多同龄的“半山人”一样,马治国的求学经历一直没有脱离杭钢的半径,从杭钢幼儿园、杭钢小学、杭钢中学到杭钢职工大学,到了毕业时,她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名杭钢工人”。

  “工人在一线,在基层,把技术学扎实了再图发展,对年轻人的成长更有利。”这番认识,促使马治国来到转炉厂当起了维修电工。

  刚开始与“接触器”打交道时,她就发现,“学校里的模型都是老式的,工厂早已更新换代”。“在车间里学着老师傅的经验,再自己琢磨一番,才明白,书本知识一定要在实践中得到锤炼。”

  9年后的今天,当初的“自主择业”,仍然是马治国最感骄傲的一件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五一特刊·今日关注 00004 不同的“路径”同样的选择 2007-5-2 浙江日报000042007-05-02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