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如火如荼进行时,中国球迷也全情投入到熬夜看球的大潮之中。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球迷国”,尽管逃避不了世界杯看客命运,但足球运动依旧在我国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今年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的第一年,又是“亿万农民健身工程”启动之年,我们是否应该借着世界杯的热度将足球运动作为群众体育事业的重点项目来发展呢?
矛盾的群众足球生涯
喧嚣点缀着世界杯的午夜,当阿德里亚诺完成一记精彩的远射之后,长春市文化广场大屏幕前立即变成欢乐的海洋。一直在振臂高呼的市民张楠是某公司的业务员,他慨叹:“真想踢球啊!可是单位周边没有合适的场地,时间也不允许。”
许多热爱足球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一位名叫孙世雨的球迷甚至将其喻为“夹缝中的足球生涯”,意即夹在高楼大厦缝隙中。他说,各地在规划城市建设的时候很少将足球场地考虑其中,有足球场的社区凤毛麟角,而很多学校和公共机构的足球场又不对外开放。
国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与世界杯全面结缘,随着近30多年来的发展,足球在我国的“粉丝”数量是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望其项背的。然而,更多的国人只能“看”着世界杯从年少到年老。
场地限制“体育生活化”进程
去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曾提出“体育生活化”的理念,而受国人青睐的世界杯无疑是推行这一理念的催化剂。足球虽然被纳入到国人生活内容的范畴,却一直矛盾地游离于精神和实质这两个层面之间。
吉林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钱辉认为,足球既是人体美、竞技美的体现,也能培养参与者的团队精神,还能增强人的心肺功能。在我国目前开展的群众体育项目中,足球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也理应作为重点来抓。但是,经济条件和场地条件却制约了足球运动在群众中的普及,而场地方面的制约尤为突出。
以吉林省为例,目前省内现有15242个标准体育场地,自然都包括足球场地。但是这些场地中的77%在学校,且大部分学校出于对学生安全、设施维护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不对外开放。
学校场地开放
将促进足球运动普及
钱辉说,虽然场地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但是广东、湖北等省已经率先进行了解决。1997年,广东省教育部门就牵头倡导学校场地开放,目前已经达到了资源共享。而湖北省更是由公安、医疗、民政等几大相关部门联手,在开放学校场地的同时,还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
钱辉表示,吉林省和其他省市目前也在运作相关事宜。她建议,学校开放场地应该在政府各部门的合作下,以确保学生的利益和安全不受损害为前提。其次,开放场地的校方应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维护公益设施。
钱辉说:“足球运动虽然需要场地,但不需要太多的设施,所以便于普及。我相信,场地问题一旦妥善解决,足球将大大推进我国‘体育生活化’进程。”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