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翁和主力军。《决定》的颁布实施,将给他们描绘出怎样的愿景和蓝图?
“《决定》明确提出了‘三改一化’总体目标和在十个方面取得明显建设成效的要求,并强调要使新农村建设的每一条措施都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政策举措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是历年来少有的。”谈到浙江新农村的未来时,作为《决定》起草参与者之一——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显得特别兴奋。
政府投入将更多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资金投入问题。《决定》强化了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明确指出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对增加政府投入这部分内容,《决定》作了硬性规定,强调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财政投入要承担主要责任,从而能有效避免一些地方过去存在的新农村建设投入‘雷声大雨点小’现象。”顾益康说。
首先,《决定》提出了政府投入要遵循“三个主要”和“三个高于”的要求——即各地今后要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做到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高于上年,使全省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投入幅度高于上年。
其次,《决定》明确提出了许多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建设工程项目,做到有明确的建设任务、专项资金投入和责任部门,并要求政府投入要发挥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增加投入的激励作用。
这些政策举措必将促使各级政府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村庄环境将更美
随着近年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开展,我省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离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农民要求来说还有不少差距。为此,《决定》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60%以上的村庄得到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得到全面改观,建成一批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
针对许多地方存在的“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现象,《决定》要求进一步完善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中心村为节点的县域村镇布局建设规划;有效整合各类专项规划,使之相互配套与有机衔接;强化县城和中心镇对广大农村地区集聚和扩散效应。此外,还将因地制宜改造“城中村”,整合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建设中心村。
村庄整治建设步伐加快。根据《决定》要求,各地将加大村庄改路、改水、改厕、改房力度,重点搞好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四旁绿化、河道净化和住宅美化。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普遍做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通过推进沼气应用工程,搞好农村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和村庄污水处理。大力推广农村住宅建设标准图籍,强化对农居建设的质量安全技术服务和监控,等等。
公共服务将更多
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是体现一个地区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决定》把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农民得实惠的重大举措来抓。
比如说基础设施建设。《决定》提出了加快农村交通网、供水网、供电网、信息网、流通网等五大网络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省等级公路通村率要达到98%,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5%,城镇区域集中供水每年新增覆盖农村人口100万,等等。
又比如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决定》第一次提出要按照个人养老储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补贴的原则,加快建立面向农业劳动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针对城乡低保标准差距较大的实际,提出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人均救助最低标准,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联动增长机制,等等。
再比如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决定》除了要求加快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外,还提出逐步提高农民住院医疗和门诊医疗费用报销率,提高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从今年秋季起,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部免收学杂费,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实行全额转移支付。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中专和职高免交学杂费,等等。
《决定》通过制定对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将使我省更多农民真正实现弱有所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
增收天地将更宽
推进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建设目的。为此,《决定》在拓宽农民的就业创业、增收门路上提出了许多政策性措施。
着力提升农民就业素质。《决定》提出要继续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进一步提高培训补助标准,扩大培训补助范围,扶持建设一批培训基地。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使未升入大中专院校的农民子女普遍接受6个月至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如何让更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决定》除了强调要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和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同时,提出要加快培育中心镇,为大量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创造条件。据了解,未来五年,我省将重点培育200个左右有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支撑的中心镇,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农村人口的集聚点和公共事业服务中心。
广袤田野也大有可为。对务农农民,《决定》提出全面实施“强龙兴农工程”,通过各种扶持,着力培育百万农业专业大户和1万家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强对农业大户的职业技能培训,使规模经营的专业农民成为我省新一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同时,规定对就读全省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技术专业类的浙江籍学生实现免交学杂费,对学业优秀的给予奖学金,鼓励毕业后兴办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以有效解决农业发展后继乏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