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抓好经常性建设 永葆先进性本色
·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 海宁农村文化活动四时不断
· “义乌发展经验”是干出来的
· 我省95%农村创建民主法治村
· “爱心接力”演绎真情
· 海盐农民种田卫星出大力
· 中哈石油管道昨起输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快速量面积、测土壤水分
海盐农民种田卫星出大力
  本报讯 (通讯员 钱波 黄擎 记者 张帆) 正值大小麦收割农忙季节。5月23日上午,海盐久洋农机合作社社员沈明华驾驶着联合收割机,来到村民张全观家的田头准备帮忙收割。张全观家麦田两头零星种了棉花,麦子到底种了多少面积自己也说不清了。只见沈明华掏出巴掌大小的一个仪器绕着麦田走了一圈,仪器上立即显示麦田面积为2.15亩。

  “真是神了,以前割麦测面积都是‘毛估估’,折腾半天还没个准,现在拿个小仪器走一圈就知道了。”张全观惊讶地说。

  这个巴掌大的仪器就是浙江大学最新研制出来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农田面积快速测量仪, 1亩地的误差不到2厘。今年4月底,久洋农机合作社引进这一装备后,海盐已有100多农户精确测量了自己的农田。

  据了解,海盐久洋农机合作社是省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宝贝的。合作社理事长陈良华告诉我们:“由于刚开始用这个新家伙,如果农民需要测量,我们都是免费服务。同时引进的GPS定位土壤水分快速测量仪,能在几秒钟内测出土壤中的含水率。此外,我们还定购了浙大尚在研制的卫星遥感土壤肥力测试仪,有了它,农民种地可以根据每块田的肥力不同施肥,或者选择合适的农作物。”

  不过短短半个小时,沈明华驾着收割机已经完成了2.15亩小麦割、收、脱粒、清洗全过程。张全观高兴地说,“从测面积到收割完成,不过剃头的工夫。以前我一人收,起码要花3天时间,现在每亩只花65元,省时又省力。下次能不能把那个测肥力的仪器拿来试试,也许可以帮我省下不少肥料钱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