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老赖”玩“失踪”,没门!
· 神兵天降,快速出动
· 大学生当修脚匠,贬值?
· 宁波将见义勇为者 列入救助对象
· 当交警,先过心理测评关
· 上海中小学生眼中的 第一品行是“诚实”
· “爱心接力”演绎真情
·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常回家看看
· 送戏到村口
· 杭州扩大就业 援助证发放范围
· 一位交通纠察员眼中的文明行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爱心接力”演绎真情
省慈善总会向身患重病的潘菊兰提供1万元善款并开通捐助热线0571-87912650
  本报杭州5月25日讯 (记者 施晓义 通讯员 潘祥辉) 本报24日报道了来杭10年的外来女工潘菊兰,因无钱治病陷入困境的消息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有关部门及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省慈善总会有关负责人看到报道后,决定从应急救助资金中拿出10000元善款资助潘菊兰。受会长孙家贤的委托,今天中午,副会长张承烈和秘书长李刚来到浙医二院,把善款交到潘菊兰手中,并嘱咐她安心接受手术,勇敢面对人生难关。据悉,这是省慈善总会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最大一笔捐助。省慈善总会表示,热心人士可通过拨打电话0571-87912650捐赠善款,省慈善总会将把善款及时转交到潘菊兰手中。

  看到本报报道后,全球传媒资源创新整合平台——“共合网”总裁林东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本报记者,咨询捐助事宜。今天下午,他特意委托员工赶到潘菊兰病房,送上5000元捐款。而潘菊兰的大儿子潘斌还得到一份惊喜——由“共合网”提供的一份就业机会。躺在病床上的潘菊兰高兴地说:“儿子能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我也就放心了。”(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向潘菊兰伸出援助之手的,还有来杭创业人员、江西籍青年胡南生和黄顺华,他们分别给予潘菊兰不同数额的资助。他们表示,不管是来杭就业的,还是来杭创业的,都是“新杭州人”,大家理应互相帮助。他们还联系潘菊兰在老家的小儿子,有意资助他读书,直到大学毕业。

  本报的报道也引起了浙医二院的高度重视。今天下午,相关科室的专家对潘菊兰的病情再次联合会诊,寻找治疗的最佳方案。院方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为潘菊兰做好手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