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老赖”玩“失踪”,没门!
· 神兵天降,快速出动
· 大学生当修脚匠,贬值?
· 宁波将见义勇为者 列入救助对象
· 当交警,先过心理测评关
· 上海中小学生眼中的 第一品行是“诚实”
· “爱心接力”演绎真情
·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常回家看看
· 送戏到村口
· 杭州扩大就业 援助证发放范围
· 一位交通纠察员眼中的文明行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5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不文明行路不仅有损城市形象,对自己也是不负责任,但不少人总是心存侥幸——
一位交通纠察员眼中的文明行路
见习记者 袁艳
  日前,杭州市首次播报“文明行路指数”,倡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行路”成为杭城市民谈论的热点话题。那么,在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交通纠察眼中,杭州交通是怎样的呢?昨天,记者采访了一位“资深”纠察员。

  “同志,红灯亮了,请稍等一下!”“您的自行车车轮超线了,请退后一点!”……下午3时,交通纠察员周永昌大伯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杭州市体育场路和保俶路交叉路口。

  今年60岁的周大伯干交通纠察已有3年时间,之前还在环城西路值勤过,在这个路口已经干了2年多。对杭州市区的行路情况深有感触。

  烈日下,他注意着来往行人、车辆的情况。每当红绿灯变化时,他都熟练地挥着小旗引导路人。

  此时,一对情侣正有说有笑地从体育场路向保俶路走来,正当他们要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他们迟疑了一下,还是缩回了已经迈出的步子,等到绿灯亮,才过了马路。周大伯会心一笑说:“这个路口的交通秩序还是比较好的。现在,市民素质不错,大部分行人和车辆还是遵守规则的,平时劝导也还管用。”

  一位中年女性正打算闯红灯过马路,周大伯反应及时,迅速地用哨声进行提醒。并耐心地对那位女同志说,“不要在乎这几十秒钟,安全最重要。你想想,万一出个事多划不来。”那位女同志一边听着,一边不好意思地连连点头说:“以后改,以后改”。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一些骑自行车的人习惯在红灯亮之前“冲刺”一下,经常是红灯亮时才戛然而止,车轮已经超出白线半米远。遇到这样的情况,周大伯总是严肃地上前劝说,让他们把车轮退回白线内,还一遍一遍告诉他们,“别看只超出这半米距离,如果有汽车右转弯,对你可不安全。”

  但不听劝导的人也是有的。一位骑着自行车的大爷,趁周大伯稍不注意,闯过红灯。任由周大伯在后面怎么吹哨子,他都充耳不闻。看着猛踩自行车的大爷穿行在车流里,周大伯无奈地摇头:太危险了!

  周大伯说:“我们值勤都是为了大家出入平安。但是不少人总是心存侥幸。不文明行路不仅有损城市形象,而且对自己也是不负责任,早晚会闯祸的。”

  当交通纠察的这几年里,周大伯也总结了几种常见的不文明行路行为:不走斑马线,乱闯红灯,停车过白线,机动车不让行人,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直行车占着右转车道……周大伯说,如果自己的提醒能让别人渐渐改掉不良习惯,他就心满意足了。他认为最不文明的行路行为是:即使被劝还执迷不改,甚至冷嘲热讽、白眼相待。他坦言,在值勤的3年里,自己还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事。

  告别时,周大伯对记者说:“在我眼中,杭州的文明行路情况可以得个90分吧。现在大家都开始关注文明行路了。相信杭州的文明行路情况会越来越好。”

  (本报杭州5月25日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