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嘉兴资讯
3  4  
PDF 版
· 南湖“红色第一区”迈向全面小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南湖“红色第一区”迈向全面小康
  南

  湖

  “红色第一区”迈向全面小康

  活力四射的

  “红色第一区”

  【镜头一】 2006年4月4日下午,中央领导在嘉兴南湖的“水上党校”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南湖区新丰镇民丰村党支部书记王财根听了这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后激动地说:“聆听这一堂特殊的党课,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观念,我们要带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好新农村,让群众真正得益。”

  【镜头二】 今年年初五一大早,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桥西村村民委办公室里热闹开了。区委书记赵树梅与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到访,与村干部一起探讨如何壮大村的集体经济。利用春节空闲时间,全区3000多党员干部走村串户访农家, 出色地完成了区里年前特意安排的“寒假作业”。

  “南湖区作为党的诞生地、南湖所在地、红船启航地,党员先进性教育应该搞得更好,以此为南湖争光,为红船添彩,为党旗增辉。”南湖区委书记赵树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

  革命红船在这里扬帆启航。南湖区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区党建工作的开展,亮点频现。

  今年以来,南湖区创设载体,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干部带头,党员积极参与,群众监督评议,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做好“自选动作”,开展红船精神大讨论活动,把“弘扬红船精神,永葆先锋本色”作为该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题词。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红船精神”的提炼、表述活动。推行“一员双岗”活动,在全区党员中开展以“8小时内敬业岗”和“8小时外奉献岗”为主要形式的“一员双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为民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总站,加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已有959名党员到社区报到,领取岗位913个。

  去年年底,省委先进性教育巡回检查组也给南湖区打出了“高分”。检查组认为,南湖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重视,准备充分,起点较高,措施有力,工作均衡,尤其是在试点先行方面,进展平衡性好。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突出惠民先行,载体设置丰富,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区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实施康庄工程,大力开展城乡文化结对交流,积极探索建立党内关爱机制等,务实惠民,很好地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南湖区充分发挥党的诞生地特有的政治资源,把“弘扬红船精神、永葆先进本色”作为全区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题贯穿始终,特色鲜明。

  600多位党员志愿者“托”起“96345”服务热线,生动体现了南湖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气象。该区坚持从中心城区实际出发,按照“五个好”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巩固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大力加强家庭教育联系点建设,建立党员中心户, 建设党员活动服务中心。开展主题服务,开展以“送安全、送知识、送健康、送岗位”为主题的“四送”活动和“党员奉献日”活动等一系列活动50余次,参与党员1万多人次,服务居民2万多人次。完善党内关爱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党员志愿者“奉献积分卡”、“优惠服务卡”制度,对有需求的困难党员、老党员和弱势群体进行无偿或低偿的优质服务。

  新农村里的幸福生活

  【镜头一】 新春佳节,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黎民村甄华庆家来了城里的“新亲戚”——南湖街道桂苑社区的项莲珍,携一家老小来拜年了。南湖区在城市社区与农村行政村结对子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展了以“城乡结对、共同成长”为主题的城乡文明家庭结对交流活动。春节期间,这些结对家庭忙着走起了“亲戚”。

  【镜头二】 在南湖区余新镇曹王村,农民的洗碗水、洗脸水等生活污水不再随意往外泼了,生活污水都进行了集中处理。村民厉水忠指着他家西侧空地上的6个新浇的水泥圆盖告诉我们,这是他家和隔壁的王李良等6户村民联建的生活污水处理池。据介绍,农户的生活污水通过几道环节处理达到中水标准后再排入河道。

  “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合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行区,谋发展的同时突出统筹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这是构建和谐南湖的关键所在。”南湖区区长魏建明说。

  作为嘉兴主城区,南湖区有建设新农村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全区经济快速发展,GDP连续4年的增幅都在15%以上;城市化水平高达62%,而城乡收入差距则已缩小为2∶1。

  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要有新面貌。近年来,南湖区一方面以大力发展轻纺、商贸流通及服务业等为依托,加快农村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已有1.5万人经培训后找到了“新饭碗”。另一方面,也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造条件,全区35万亩土地全部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出率每亩高达5300多元。

  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谋发展。该区坚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谋划,按照功能互补、基础共享、布局合理的原则,编制详细规划,有效地推进了全区城乡一体化和村庄整治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据介绍,结合本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村庄分布情况,余新镇全面完成了《村庄整治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据了解,以镇域为单位编制村庄整治总体规划,这在全省尚属首创。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造福于农民,因此建设成果必须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南湖区开展村庄整治——用城市建设的理念,把75个村改造成农村新社区。3年多来,该区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实行改路、改水、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垃圾集中处理。如今,该区村村有垃圾集中房,镇镇有垃圾中转站,实现垃圾日产日清。走进养猪大村新丰镇竹林村,村民杨生观高兴地说:“环境好起来了,我们住着舒服,干活更有劲了。”

  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成果,是农民享有了更多的权益。弱有所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等过去城里居民享受的“专利”,如今也开始为他们所享有。目前,南湖区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民都纳入了低保范围,“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率达到86.4%;为让农民有病就医、看得起病,该区近九成、16万余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为让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在余新镇黎明村,村民们积极参与该村和桂苑社区、嘉兴一中等城里结对“亲戚”开展的文体活动,并开始崇尚到新建小公园锻炼、到图书馆看书。村里农闲时打牌、搓麻将的现象不见了,邻里纠纷也少了。黎明村干部胡国敏说:“与城里结对后,大家触动很大,视野变开阔了,相处得也更融洽了。我们的工作更好开展了。”

  党员先锋车

  “十一五”再创

  南湖新辉煌

  过去的5年,南湖区找准发展定位:以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全面实施“工业立区、商贸活区、农业提升、科教兴区、城乡联动”五大战略。按照利于生产、生态、生活三大功能的要求,实现了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一组组数据令人振奋。

  ——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7亿元(财政口径),是“九五”期末的2.3倍;

  ——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万元,是“九五”期末的2.1倍;

  ——2005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9.1亿元,是2000年的2.1倍。

  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区域,南湖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较好的发展基础。展望“十一五”,南湖区将按照市委“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在这个5年中,突出三个重点,全力打造“五大南湖”。

  “‘十一五’时期,随着嘉兴网络型大城市的全面建成和‘东进南移’战略向纵深推进,滨海开发战略的启动实施,嘉兴市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完善,中心城区首位度优势将进一步显现。”赵树梅强调,未来5年,南湖区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区为主题,以转型提升创新为主线,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大力实施产业互动、开放带动、科教驱动、城乡联动战略,把南湖区建成新型工业科技创新特色区、现代商贸旅游服务集聚区、城乡一体和谐发展先行区,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大力实施产业互动战略,不断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嘉兴工业区为龙头的工业发展平台建设,使之成为企业扩张、产业集聚的高地。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按照“引进、提升、拓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南湖新区商贸副中心,提升城市中心商贸区的商贸服务集聚功能。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大力实施农业提升“866”计划,通过建设八大农业产业化工程和六大基础农业工程,形成精品型、设施型、加工型、休闲型、生态型、服务型“六型农业”并举的都市农业发展新格局。

  ——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嫁接外资、技术,实现外引内联;鼓励企业拓宽国际市场,积极参加境外贸易展览会,设立境外窗口和加工生产基地;鼓励企业以质取胜,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主动接受上海及周边大城市产业、信息、市场等辐射,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通过科技平台的搭建,积极与长三角各地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利用中心城区首位度优势,抓住上海“世博会”契机,培育和引进会展、休闲旅游、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层次。

  ——大力实施科教驱动战略,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嘉兴科技城建设,构筑科技自主创新高地。重点推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嘉兴)机电元件产业园南湖软件加工与元器件产业区建设,力争创建10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和孵化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大力实施城乡联动战略,不断提升和谐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城市化步伐。以嘉兴网络型大城市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城市空间的拓展,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力争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率先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2%以上。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全区村庄整治率达到100%,10个行政村建成省级小康示范村。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以提升和创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强区为抓手,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高度重视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磁悬浮”为南湖“提速”

  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沪杭磁悬浮铁路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沪杭磁悬浮连接上海与杭州,中间停靠嘉兴,将在2008年通车,在2010年世博会前投入运营。其中,杭州站设在杭州东,嘉兴站设在南湖区。

  南湖区在近日的招商引资、项目推荐中,频频打出“磁悬浮”这张“王牌”。初战告捷,在温州招商会上签订了总投资近10亿元的项目合作协议。

  南湖区区长魏建明向记者描绘到,磁悬浮乘客从余新镇下车之后,出来首先看到的是公共交通系统,然后就是商业服务设施,包括酒店、大型商场、高档写字楼,再外围就是市民的居住区。

  如其被动迎接,不如主动融入。南湖区有关领导表示,随着沪杭交通的越来越便捷,沪杭两地到嘉兴的时间将会更加缩短,甚至可以比拟上海市内从浦东到浦西的时间。而相对沪杭两地高昂的商业成本,消除了空间时间差的嘉兴,极有可能成为一个相对环境优良而成本较低的替代选择。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庞大的参观流量和接待量,将更可能使南湖区的优势突显。

  即将进入“磁悬浮时代”的南湖区,也坚定向自主创新的目标迈进,积极打造“科技引擎”。落户在南湖区的嘉兴科技城总规划3.5平方公里,5年内将投资超过10亿元,尽快打造科技集聚高地,发挥科技引擎作用,确立南湖区的科技品牌。

  区委书记赵树梅认为,“活力嘉兴”首先来自创新。目前,嘉兴走自主创新之路的软硬环境正在形成。南湖区也把科技城这个平台建设作为实现自主创新、提高研发能力的主要抓手。

  有关资料显示,“十五”以来,南湖区财政科技拨款累计达2309万元,年递增43%,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增加,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已由2000年的0.37%上升到2003年的1.59%。一个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其他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已在该区初步形成。一年多来,南湖区以科技城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的科技源作用,加快培育承接科技成果的产业。

  科技引擎作用逐步显现。科技城的建设,使南湖区的产学研衔接更加紧密。截止目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承担了18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开展了各类高层次培训10期,中科院嘉兴中心完成了7个工程中心的组建,各类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项目进展顺利。客商以后投资南湖区,可望零距离享受科技城的研发成果,并且可以零距离地交流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

  【镜头一】 “上海——嘉兴——杭州,直达磁悬浮,票价50元。还没等咖啡喝完,列车已到达了嘉兴,真是飞一般的感受。”3月31日,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初中049班的张韫韬,按了按鼠标,把自己的作品提交到学校的网站——这里,正举行“畅想‘十一五’,描绘新南湖”的征文比赛。

  【镜头二】 嘉兴富瑞森无纺布有限公司有一个“亲家”,那就是落户在南湖区的中科院嘉兴中心润滑分中心。目前,该分中心的一个无纺布项目已和“富瑞森”“订婚”。项目投产后,不仅将延伸“富瑞森”的产业链,还能较大幅度提升产品档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