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西兰花种植户急补安全课
· 经济型酒店逐鹿杭城
· 国际市场 对冲基金遭遇黑五月
· 专家教你挑好米
· 虚假认证忽悠了谁
· 财政部新发行 305亿元记账式国债
· 空调厂家纷纷涨价
· “六小件”重新摆进北京酒店客房
· 常山柚农的“酸”与“甜”
· “花果山”的瓜果熟了
· 专治三叉神经痛、 面瘫、面肌痉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虚假认证忽悠了谁
章小琴
  前不久,全国牙防组搞虚假认证的事件被曝光,不但身败名裂,也给人们上了一课。事实上,现在还有一些企业仍在花钱买各种各样的认证,或者采取各种不法手段骗取各种认证,如一些农产品生产企业采取各种以假乱真手段骗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资格,卖到超市的却是从市场上收购来的普通农产品。对这些企业来说,一旦造假行为败露,等待他们的,也将是同样的下场。

  虚假认证比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更可恨。为了免遭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老百姓在选购各种商品时,都会睁大眼睛,以免上当受骗,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后,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维权。而经过虚假认证的产品,由于披着权威机构的外衣,往往难以识别。一旦发现其产品没有认证标识上所宣称的那么好,消费者也不会轻易去质疑;即使去投诉,有关部门也不好做决断。

  虚假认证,其背后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生产商为了促销产品,花钱买通认证机构,获得虚假认证,然后堂而皇之地把认证字样印在产品包装上,打在广告宣传品上,诱使消费者购买,这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对同类优质产品生产商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而那些做虚假认证的机构,不管其有无认证资格,收了钱后,就放弃应有的公信力,更让人失望。

  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花钱买认证却是下下策,能骗人一时,却不能骗人一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