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沼气池成农村“聚宝盆”
· 六成多受访者认同“倒按揭”
· 全球股市大幅下挫
· 气温升 瓜价跌
· 北京房价 将统一口径发布
· 打一针就能美容? 当心赔上性命!
· 银行卡收费时代如何省钱?
· 永康:点“石”成金 赚洋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沼气池成农村“聚宝盆”
“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改变农村生活环境
  本报金华5月23日电 (记者 嵇哲) 兰溪市兰江街道应家村农妇郑淑花轻轻打开阀门,堂屋里的沼气灯就亮了起来。她说:“自从用上了沼气,家里开销就省了不少。村里修了沼气池,等于把臭水塘变成了聚宝盆!”

  让郑淑花赞不绝口的,是我省推行的“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记者从今天在此间召开的现场会上获悉,目前全省累计建成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83.3万立方米,年处理能力8170万吨,可年产沼气4295万立方米,相当于液化石油气120万瓶;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86.6万平方米,节电近8亿千瓦时。

  “一个土坑两块砖,几捆秫秸围两边”,这曾经是我省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通过“厕所革命”,抽水马桶、生态公厕取代了露天粪坑,沼气池让臭水不再横流。在应家村,结合改厨、改厕、改圈,每两户农家就有一个污水收集池,猪舍污水和生活污水在这里进行厌氧发酵后作为农田肥料;沼液经管网收集后,集中净化排放,出水口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村民们纷纷称赞,再也看不到过去污水横流、粪草乱堆、臭气熏天的现象,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

  除改善农村环境,沼气池还成为高效生态农业的“推进器”。兰溪市永昌街道百步街村胡连芳家养了50头猪,几年前她花3500元修建了一个1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产沼气600立方米,全家10人烧饭、照明、洗澡都用不完,还可分给邻居使用。胡连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沼气每年可省下液化气费1000多元;沼渣沼液全部用于5亩果园和1亩菜园,少用化肥农药费500元;果菜增产10%以上,每年可增收300元。由此计算,每年因此节本增收1800元,两年时间就可收回沼气池的投资。

  据省农村能源办公室介绍,农家建设沼气池,投资不大,换来的是干净的村落、免费的燃气和田地里的有机肥。到2010年底,我省将建成一批生态环境与清洁能源综合应用的示范村,使100万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较好治理;生猪年末存栏300头以上的养殖场全部实现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水达标排放,新增户用沼气池8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50万平方米,全省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60%。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