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古建筑新村庄各得其所
· 听听农民 心里话
· 天台县成立 首个农村社区
· 临安“农家乐” 迎来客人没留污染
· 桐乡80%以上小蚕 进了“托儿所”
· 预计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22℃
· 麻雀偷吃谷种让人烦
· 三门被授予 “中国胶带城”称号
· 要闻简报
· 开放,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
· 吴兴重度残疾人住上“标准间”
· “义乌发展经验”生动而有特色
· 他在乡村播种快乐
·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 第二十五次会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政协委员一条建议催生一系列举措
临安“农家乐” 迎来客人没留污染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袁艳) 在很多人印象中,“五一”黄金周过后,“农家乐”景点会是一片狼藉。然而,记者日前探访素有临安“农家乐”发源地之称的太湖源镇时,看到的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农家门前涓涓流淌的溪水清澈依旧,里畈水库一如碧玉,镶嵌在群山中。

  “前几年,因为没怎么管,脏水乱排,门前的溪水变浑了,我们看着急啊!”在太子庙村村口,经营“农家乐”的农民夏士华向记者说起了过去和现在的差别。“现在政府管好了。开‘农家乐’要建标准化粪池,要离溪流、河道200米以上。”

  太湖源镇的这种变化,得益于政协委员的建议。去年,临安市政协委员董平、唐剑平深入调研发现,太湖源镇的5个行政村,开办“农家乐”的农户达150家,床位1100张。一到旅游旺季或是双休日,游客云集,生活污水如果处理不好,直接进入水库,会对里畈水库的水质造成较大破坏。而让两位委员忧心的是,很多开门迎客的农户并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当时,除白沙村农户建造三格式无公害化粪池基本达到要求外,其余村庄都不大理想。    

  在调研的基础上,两位委员以书面形式,通过民进杭州市委员会向省政协民情热线办公室反映了情况,建议尽快规范“农家乐”的发展,保护好里畈水库饮用水源。

  省政协民情热线办公室很快就向临安市政府发出了建议转办单,引起了临安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一个多月后出台的《临安市农家乐管理暂行办法》,针对“农家乐”的经营准入、卫生监督、环境保护等各方面作出规定。各有关部门专门抽调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户规范“农家乐”的经营,帮助他们取得合法经营的资格。有16个村还建立了“农家乐”协会组织,发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

  今年以来,临安市政府对太湖源“农家乐”加大监管力度。环保部门对水库环保容量进行调研,限量发展库区附近的“农家乐”。每家对外营业的“农家乐”都要通过环境评估。

  “农家乐不能‘迎来客人,留下污染’。政协委员的建议提得准,提得及时。这条建议也让农民增强了环保意识。”临安市副市长柴世民由衷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