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古建筑新村庄各得其所
· 听听农民 心里话
· 天台县成立 首个农村社区
· 临安“农家乐” 迎来客人没留污染
· 桐乡80%以上小蚕 进了“托儿所”
· 预计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22℃
· 麻雀偷吃谷种让人烦
· 三门被授予 “中国胶带城”称号
· 要闻简报
· 开放,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
· 吴兴重度残疾人住上“标准间”
· “义乌发展经验”生动而有特色
· 他在乡村播种快乐
·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 第二十五次会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义乌发展经验”生动而有特色
——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
  5月16日,在如同书山的办公室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教授接受了记者采访。多年来,李忠杰一直关注浙江的发展进程,并多次带着中央布置的重大调研课题到浙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去年他就曾到义乌作过初步的调研。而且,他在给中央部委、省市和部队作理论报告时,经常介绍并赞赏浙江发展的成功实践。他认为,浙江的发展道路及其经验,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义乌发展经验’就是浙江发展实践的缩影。”李忠杰教授开门见山。他认为,“义乌发展经验”是浙江新的发展阶段的成功典范,集中体现了浙江的发展实践,而且更具特色、更为生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义乌用自己的实践,不仅回答了很多实践课题,而且回答了很多理论课题。介绍和宣传义乌经验,不仅对浙江的工作有推动作用,而且对全国也会有启迪意义。(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去年赴义乌调研,给李忠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最为赞赏的是义乌自主创业创新的经验。改革开放解决了义乌发展的动力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他们不断破除思想障碍,比较早地认识和掌握了市场经济规律,在一个没有资源优势的内陆小县,完成了从“鸡毛换糖”到“兴商建市”的跳跃,并且以宽广的视野和巨大的胆识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规模越做越大。近年来,义乌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自觉把握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发展,主动协调多元利益,在小商品市场的“龙头”作用下,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之路。义乌的实践,展示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也展示了浙江发展“更上一层楼”的面貌和趋势。

  李忠杰告诉记者,义乌实践的创新,必然会带来理论的创新。他举例说,百万外来农民工流入义乌,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创造和积累财富。人群的聚集,也会带来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和矛盾。这就需要调节,需要整合,真正使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义乌比较早地遇到了这类课题,也比较早地创造了具有理论内涵的经验。

  在李忠杰看来,义乌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经历多次跨越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讲究质量的阶段。义乌的干部群众从自己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战略意义,从而自觉地处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使得现在的发展质量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相信义乌人民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一定能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