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体育新闻
3  
PDF 版
· 日本队太太团也来凑热闹
· “神童”丁俊晖亮相体育大会
· 葡女球迷为国脚壮行
· 医生相信鲁尼能赢得“时间之战”
· 健美 也柔情
· 辛吉斯封后罗马公开赛
· 刘翔向杜库里叫板
· 芬兰首次举行全国比赛
· 德国太“远”, 还是看电视吧!
· 特级大师徐天红 也爱下网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德国太“远”, 还是看电视吧!
中国球迷面临购票难
  网上订票

  手续繁琐,如同抽奖

  据了解,德国世界杯的球票中,能够公开发售的数量只有110万张,而与此同时,来自世界杯官方的数据显示,全球球迷对世界杯门票的需求是20比1,也就是说,20个人当中只能分到一张票。都说黄金是稀有金属而价格昂贵,而此时的世界杯门票绝对称得上是价比黄金了。

  德国世界杯组委会对球迷购票作了诸多规定,这也使得一张门票的“诞生”非常曲折:首先,本届世界杯采用实名制方式订票,一旦球迷用自己的姓名订了球票之后就很难转让;其次组委会通过全球抽奖的方式叫卖门票,同时门票价格差异很大(小组赛球票最低的35欧元、最高是100欧元,决赛球票最高为600欧元),随机抽奖的偶然性太大,也即球迷能获得购买球票的资格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幸运成分;再次,组委会规定购买球票的球迷还需提供国际认可的信用卡,一旦被抽中,会直接在信用卡里扣除购票费用,如果游客无法成行,球票只能作废,即使国际足联事后会退钱,对于大多数的信用卡用户来说,要把这笔钱以现金方式提出来,往往是要支付手续费的。

  鉴于网上订票的繁琐手续,上海某旅行社经理告诉笔者:“前两个月,我们还能接到一些咨询电话,询问德国世界杯门票的事宜,但他们在知道购买一张门票要这么复杂之后,都打了退堂鼓,打消了订票的意愿。”

  世界杯游

  多数都是公司客户

  尽管带有世界杯内容的旅游线路价格居高不下,但旅行社方面并不为市场操心,据北京恺撒国旅介绍,去年11月份该社推出的第一批世界杯旅游线路早已预订一空,今年增补的4条观赛线路也销售殆尽,其中公司客户的热情非常高,有1/3是销售给企业客户。另外,中青旅目前销售较火的开幕式、1/8比赛、决赛门票,也都由公司客户预订。

  显然,不菲的价格绝非普通老百姓所能承受,笔者从上海各旅行社了解到,他们也都倾向于公司为主的老客户,“一方面公司有实力,另一方面我们也比较方便操作。”接受笔者采访的一位于姓经理表示。

  而在此间通过旅行社前往德国看世界杯的球迷,大多是30至40岁的私营企业老总,其中不少人来自于上海周边地区。于经理说:“毕竟经济实力是第一保障,他们既有钱又舍得花钱,是去德国看球的最好人选,普通老百姓不太敢问现场看世界杯的事。”

  也有旅行社人士为那些心疼银子的游客支招——报名参加感受团,即只参观德国的世界杯举办城市,不选择进场观看比赛。这种观摩团可以提前出发,在价格上能便宜不少,不到2万元。不过这样的旅游线路只不过打着世界杯的幌子,毕竟和真正的世界杯比赛距离太远了。

  其他渠道

  难度更大,几率更小

  球迷要想获得一张世界杯门票,还有其他渠道,但难度更甚于以上几种途径。

  中国足协手中有票,作为国际足联的成员之一,足协也获得了一小部分门票,但数目实在是少得可怜,总共才1240张。对于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这些门票连塞个牙缝都不够,更何况,这部分门票基本用于官员考察、业内分流,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可能得到优惠。

  此外还有来自网上的球票转让消息,但却让人真假难辨。笔者曾在一家中文论坛上看到,一位网友转让世界杯1/8决赛的门票,他称自己的球票系中奖所得,但由于自己还未办理护照,又是一个人前往,可自己的外语不过关,因此有意转让球票。不过之后的跟帖者寥寥,有人对其真实性感到怀疑,当然也有人打算和他联系。

  类似的信息笔者在德国中文网、搜狐等论坛上也曾发现过,对于球迷兼网友来说,以这种方式“淘票”不失为一个途径,但对于绝大多数球迷来说几率实在是太小了。 (陆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