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美洲发现最古老观象台
· 美俄会否走向“新冷战”
· 战略分歧难弥合
· 避免重回“旧冷战”
· 战略矛盾表面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5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战略矛盾表面化
  其实切尼的此番讲话并不让人感到奇怪,因为它既是美国近来对俄政策变化的延续,也与切尼本人作为美国政府中代表对俄强硬派的身份相一致。

  美俄关系在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到90年代下半期,双方的战略矛盾依然存在并且难以根本调和的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普京执政后,由于其特殊的身份背景,加之布什“西部牛仔”式的行事作风,两国关系曾出现大幅下滑。美国发生“9·11事件”后,在国际间进行联合反恐的共同利益促使下,俄美关系向正常水平回摆,布什与普京也建立了较好的私人关系。但随着国际反恐任务因美国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动武而被扭曲,以及俄罗斯国力回升,双方的战略矛盾变得越来越难以掩饰,外交龃龉日益增多,美国对俄批评调门日高,俄方反驳也更加坦率。

  从近期的相互指责看,双方的矛盾仍源于战略分歧,即美国不愿看到俄罗斯恢复国力和日益强大,对美国的安全重新构成潜在威胁,所以开始利用一切借口,继续实施过去美国对苏联实施过的政策,尽一切可能遏俄弱俄,以延缓其重新崛起的时间。而俄罗斯经过对美国由期望到失望的关系演变过程,如今已经完全回归到现实外交的轨道,对美国的战略打压开始有理有节的反击,因此才开始了一幕幕美俄展开战略争斗的现实画面。

  在政治上,普京上任后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先后宣布建立联邦区、取消地方行政长官的直接选举制度,改由经总统提名,地方立法机构间接选举产生,以加强对地方的垂直领导。美视普京此举为加强“中央集权”,是开“民主倒车”;普京打击寡头、整顿新闻媒体,被美看作是“压制民主”,“取消新闻自由”;美对2003年俄杜马选举中亲总统的“统一党”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囊括杜马所有领导权就表示过不满,认为其“既不符合民主选举原则,也违反权力相互制衡规则”。2004年普京连任后,政治上继续推动加强联邦中央权力的各项改革,如促进地方行政主体合并等,也被美视为向“专制政权迈步”的又一例证。这一切都反映出美俄间在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深刻矛盾。

  在经济上,普京主张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剥夺部分寡头的违法财产,增强国有经济成分及其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些做法在美国看来,都是与美国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游戏规则”背道而驰的。

  在外交上,普京坚持国家主权高于一切,强调俄罗斯必须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捍卫国家利益。为此,俄在一些外交政策和行动上不再追求与美步调一致,甚至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出牌”。如俄罗斯不顾美国对白俄罗斯卢卡申科政权的反感,支持卢第三次连任,并继续与白俄罗斯搞“俄-白联盟”;用提高天然气价格等方式惩罚疏俄亲美的乌克兰尤先科和格鲁吉亚萨卡什维利政权;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哈马斯”为合法政党以及通过选举上台执政的合法性,并邀其访问莫斯科,反对美国孤立“哈马斯”的政策。显然,俄罗斯不甘心当美国的“小伙伴”,俄罗斯重做世界强国的愿望并未泯灭。

  在安全上,俄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反对美国一味对伊施压;俄不顾美反对,向伊朗、叙利亚等国继续出售“防御性”导弹。如此等等,这些政策分歧的背后都隐藏着美俄相互不服、互不信任和相互争斗的本质矛盾。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