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人物档案
· 家族企业的“罪”与“美”
· 不能与陌生人说话,家族企业之痛
· 中国式管理
· 雷丁谈华人家族企业
· 老树轰然倒下,新树正在发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式管理
人言
  每种组织形式、管理思想都和本乡本土的文化息息相连。当雷丁开始着手研究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朝鲜、印尼、韩国等地的华人企业时,他深深为之着迷的是它们之间的同质性:“华人的文化之要是如此深厚,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别的文化有如此强大的延续力”。

  作为一个集33年之力研究华人企业的西方学者,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管理理念的先进与落后时,雷丁如是说“每一种管理思想在它的领域都是独特的,你永远不能空泛地说谁是最好的。比如德国的管理组织形式,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方面独步天下,美国式的管理可能在新兴高科技领域无人比肩,中国的管理模式在制造加工业方面具有独到优势”。雷丁的这个观点获得一些人赞同。在人文社科领域,思想的多样性就像大自然中的千姿百态的生物。

  如果在以前,华人企业管理这样的问题,可能只局限于国人自己和少数西方学者出于学术兴趣关注。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管理思想与战略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在对华人企业的管理研究中,不乏赞美与肯定。我们固然有充足的理由为之骄傲。难以想象不成功的中国式管理能够创造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我们更应该以清醒的目光,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以现代管理理念不断为中国式管理注入新鲜气象。

  当谈及华人企业管理的新趋势时,雷丁非常乐观,他讲起了“香港现象”。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经济创造了奇迹。雷丁说,那时银行纷纷放下身架,给传统的家族中小企业贷款。这些小企业从银行那里学到了规范的财务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小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他相信,同样的故事也会在中国内地上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