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劳动竞赛” 民企新时尚
· 不想因为买房 而放弃梦想
· 买房要符合人生设计
· 中国住房自有率超过了欧美
· 过好日子比买房更重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半个多世纪前,“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号角响亮。如今,在民营经济比重高达96%的台州,劳动竞赛没有成为过去时。自去年8月以来,这种“老竞赛”成为台州民营企业的时髦——
“劳动竞赛” 民企新时尚
■本报记者 施晓义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昂首挺进民营企业

  5月5日,在著名民营企业飞跃集团的多功能家用机装配中心,一场“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正在上演。

  一声令下,比赛开始,4条装配线同时忙活起来,紧张的气氛瞬间弥漫开来。哪条装配线最先保质保量装配好机架,哪条装配线就胜出。装配线上,“红色目标”被迅速地从一个工位传递到下一个工位。每名参赛职工都聚精会神,你追我赶。

  45分钟一晃而过,12台成形的家用机“闪亮登场”。人们掐表一算,优胜组的装配速度比正常耗时足足少了6分钟。

  飞跃集团副总经理、集团劳动竞赛小组组长施伏寿告诉记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这样的火爆场面常常在公司“上演”。在工业机装配中心、自动化加工制造中心等车间,几乎每天都有不同规模的劳动竞赛在进行。半年多来,职工在竞赛中创新各种纪录14次,修改旧工艺6项,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空间的新产品30多个。竞赛吸引了近4000名职工参与,占集团员工总数的92%。集团共发放竞赛奖金15万元,实行计件、定额工资的职工收入比竞赛之前增加了15%左右。

  放眼台州全市,另一组数字更令人欣喜:全市参赛企业已达972家,参赛职工近43万人,创造经济效益2.8亿元,职工增加收入2650万元。

  “老竞赛”,重拾“劳动光荣”

  在半年前,有人提出在民营企业中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不合时宜;还有人认为劳动竞赛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经过时了;也有人认为民营企业大部分按件计酬,开展劳动竞赛只会“苦了职工,肥了老板”。台州如火如荼的劳动竞赛,使当初反对大搞劳动竞赛的声音悄然消失。

  星星集团磷化车间主任曹义辉,是一名来自内蒙古的汉子。在不久前集团举行的劳动竞赛中,他获得“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奖,并得到500元奖金。他告诉记者,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作为“劳动者”的光荣。和他同一个车间里的劳动竞赛优胜者,都上了企业的“大红榜”,而且每个月的奖金还实实在在多出150元。这些让曹义辉和他的工友精神大振,积极性空前高涨,偷懒的找不到了,磨洋工的看不见了。

  还让曹义辉高兴的是,这半年来,他感觉车间工友间相处更和谐了。他心里明白,在现代化的流水作业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卡壳”,都会导致整个团队在竞赛中“掉队”,因此大家不仅在上班时心往一处使,在生活中还更加互相关心,团结协作的氛围更加浓厚。

  “老竞赛”,新规则重在“双赢”

  从某种程度上说,劳动竞赛也是一场竞技游戏。这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老竞赛”之所以焕发出新魅力,肯定有它崭新的一面。

  飞跃集团、星星集团、宝石集团……几场劳动竞赛看下来,我们发现,新时期的劳动竞赛,不再单纯比拼产量、数量,而是一场技术含量、科技创新的比拼。

  星星集团通过劳动竞赛发现,几乎所有劳动竞赛的优胜者都有着一手别人不具备的绝活,都怀揣一项小小的“革新法宝”。飞跃集团的劳动竞赛优胜者、机修车间主任阮承华也深有感触:“获奖,靠的不是硬干、蛮干,而是巧干和技术创新。”

  阮承华告诉记者,以前公司的加工机器都是从外面买来的。在他的带领下,几经周折,他的团队研制出了新机器。如今,他们所使用的机器比老机器生产速度快一倍,而生产成本却降低三成。这一革新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上百万元。在劳动竞赛中,他被评为“创新标兵”,并获得公司给予的10000元奖金。竞赛,使他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也增强了研制新机器的信心。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首次大胆肯定了职工的利益诉求,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认为,竞赛突破了传统劳动竞赛以企业利益为主、职工以“作贡献”的方式参与的模式,明确了企业和职工通过劳动竞赛获取“双赢”的原则,使新时期的劳动竞赛呈现出争创一流、节能降耗、提高效益及提高职工素质的新内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